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第四章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工作原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PLC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第三节数控机床PLC数控机床电气控制(1)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组成和编程语言。(2)正确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扫描工作方式、等效电路,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3)掌握数控机床中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形式、特点和功能。本章重点: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第一节概述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继电器控制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传统的生产机械自动控制装置→继电器控制系统优点→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容易操作。缺点→体积庞大、生产周期长、接线复杂、故障率高、可靠性及灵活性差。应用→比较适用于工作模式固定,控制逻辑简单等工业应用场合。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用户迫切需要一种先进的自动控制装置继电器控制系统先进自动控制系统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公司)1968年提出了研制新型控制装置的十项指标,其主要内容如下:(1)编程简单,可在现场修改和调试程序;(2)价格便宜,性价比高于继电器控制系统;(3)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系统;(4)体积小于有继电器控制柜的体积,能耗少;(5)能与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数控机床电气控制(6)输入量是交流115电压信号(美国电网电压是110V);(7)输出量是交流115电压信号、输出电流在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等;(8)具有灵活的扩展能力;(9)硬件维护方便,采用插入式模块结构;(10)用户存储器容量至少在4KB以上。数控机床电气控制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根据上述要求研制出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型号为PDP-14。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一、PLC的定义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机械的生产过程。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二、PLC的特点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2.通用性好,组合灵活3.编程简单,使用、维护方便4.功能完善,适应面广5.减少控制系统设计及施工的工作量6.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三、PLC的分类1.按I/O点数和功能分类(1)超小型机:I/O点数为64点以内,内存容量为256~1000字节;(2)小型机:I/O点数为64~256,内存容量为1~3.6K字节;(3)中型机:I/O点数为256~2048,内存容量为3.6~13K字节;数控机床电气控制(4)大型机:I/O点数为2048以上,内存容量为13K字节以上。2.按结构形式分类⑴整体式结构⑵模块式结构3.按照使用情况分类⑴通用型⑵专用型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四、PLC的应用1.顺序控制PLC应用于单机控制、多机群控制、生产自动线控制等。2.运动控制PLC采用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对直线运动或圆周运动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进行控制,可实现单轴、双轴、多轴位置控制。3.过程控制数控机床电气控制PLC能控制大量的物理参数,PID模块的提供使PLC具有了闭环控制的功能。4.数据处理PLC与机械加工中的CNC设备紧密结合,实现数字控制。5.通信联网PLC的通信包括PLC之间、PLC和其他智能控制设备之间的通信功能。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传送带生产线控制传送带生产线控制灌装及包装机械灌装及包装机械木材加工木材加工电梯控制电梯控制空调控制空调控制纺织机械纺织机械印刷机械印刷机械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第二节PLC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一、PLC的基本组成PLC是一种面向工业环境设计的专用计算机,它具有与一般计算机类似的结构,也是由硬件和软件所组成的。1.PLC的硬件结构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编程器、电源等几部分组成。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数控机床电气控制(1)CPU主要作用是执行系统控制软件,从输入接口读取各开关状态,根据梯形图程序进行逻辑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输出到输出接口。(2)存储器用来存储数据或程序的。系统程序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中,应用程序即用户程序,一般存放在随机存储器RAM中。数控机床电气控制(3)I/O接口电路①输入接口作用:接收和采集输入信号。采用光电耦合器进行隔离。②输出接口电路作用:将内部电路输出的弱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