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知识管理 1 知识管理的发展 知识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知识管理活动不仅仅涉及对知识本身的管理,而且还包含越来越广泛的外延。有人认为“知识管理”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Rickson,1976),但较为公认的是,1986 年苏黎世国际劳工组织(ILO)会议的报告中正式使用了“知识管理”一词[1]。用“知识管理”一词来形容企业的知识活动过程并阐明知识管理,最早始于美国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 cker)。 早期的知识管理(第一代)主要是围绕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展开的。理论研究与组织的实践活动主要是从探讨信息技术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现有的知识进行管理的角度出发的[2]。 20 世纪70-80 年代,一些大型的企业开始关注知识管理的实践。1975 年,Chaparral Steel 公司开始关注知识的管理并以此来确保其在技术上和市场上的领先地位;1980 年,DEC 公司采用大 [1] 柯平. 知识管理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3 [2] 和金生,熊德勇. 知识管理应当研究什么. 科学学研究,2004(1):70-75 型知识库支持其结构化工程和销售活动;随后,Arthu r D. Little公司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其商业和政府客户开发了面向知识的系统(KBS),USAA 用KBS 将专家的知识传递给使用者。1985 年,保尔·斯特拉斯曼的《信息盈利》一书,使人明白了知识是可以鉴别和度量的,企业的管理者们认识到知识是企业的重要资产[3]。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对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许多知名的公司也开始实施知识管理项目。美国学者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一书中,提出了改善个人与组织的思维模式,使组织向学习型组织迈进的系统方法;日本的野中郁次郎(Iku jiro Nonaka)在其《知识创造公司》中,提出了著名的知识螺旋模型等。同时,IBM、惠普、施乐等国际知名公司也开始实施其知识管理计划。 但是,前期对知识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深入,过多地强调“以信息为中心”、以竞争战略理论、核心竞争理论和信息管理等理论为依据,使用信息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如何收集处理信息以构建核心竞争力和保持战略竞争优势。大部分知识管理实践忽视了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对于隐性知识的创造、共享,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以及相关的组织结构、实施模式、人员激励、组织文化等方面 [3] 储节旺. 国内外知识管理理论发展与流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