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专业化经济和分工经济 第一节 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一、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 1 7 7 6 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了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在这部著作中,斯密摒弃了许多过去的错误概念,驳斥了旧的重商学说。这种学说片面强调国家贮备大量金币的重要性。他否决了重农主义者的土地是价值的主要来源的观点。斯密特别强调了劳动分工所引起生产的大量增长,提出了分工和自由竞争是能够使人民给自己改善自己的境遇的重要观点。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巴克勒在其名著《文明史》中所说,“从最终效果来看,这也许是迄今最重要的书 ”;这本书“对人类幸福作出的贡献,超过了所有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和立法者作出的贡献的总和”。 这句话现在仍然完全正确。 显然,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研究的重心是劳动分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人们关于专业化水平的模式的决策决定分工的水平,社会分工水平和模式决定市场上的供求,而各种经济现象都与分工的水平和模式有关。 但是自瓦尔拉斯、孟格尔和马歇尔之后,经济分析的重点转向价格制度分配资源的功能。在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教科书中有两部分,一部分用边际分析研究需求与供给。这种分析以纯消费者与厂商的绝对分离为基础,所以社会的分工结构是外生给定的,以角点解为基础的个人选择专业的水平和模式无关,因而不能用该方法进行分析,而供求也与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无关。另一部分是继承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分析分工和专业化对经济发展和和对技术发明的意义。但是这部分理论的分析过程却没有任何数学分析。严格说来,边际分析是以内点解为基础的古典数学规划方法,而研究专业化和分工需要当代分析角点问题的非线性或线性规划方法。内点解是指所有决策变量都不取其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解,而角点解是指某些决策变量会取其最大或最小值。马歇尔用边际分析研究供求及价格的方法成为当代的主流经济学派,也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 由于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对与分工结构有关的总量需求及种种宏观现象无能为力,所以自凯恩斯以来经济学家发展出种种独立于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所谓宏观经济现象,萨谬尔森在战后把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作为微观经济学,而把凯恩斯等人的理论作为宏观经济学,放在一本教科书中,形成了当代经济学的结构。但是萨谬尔森把马歇尔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洞见弃之不用,因而使古典经济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