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修 地 方 志 的 意 义 与作用 地 方 志 是 中 华 民 族 特 有 的 文 化 瑰 宝 , 历 朝 历 代 都 非 常 重 视 方 志 的编 修 , 其 发 展 已 有 两 千 多 年 的 历 史 。 地 方 志 是 重 要 的 地 方 文 献 , 是一 个 地 区 的 史 书 , 享 有 “ 地 方 百 科 全 书 ” 的 美 誉 。 正 因 如 此 , 地 方 志在 我 国 的 历 史 长 河 中 发 挥 了 极 其 重 要 的 作 用 。 千 百 年 来 , 古 人 对 地 方志 的 功 用 进 行 过 多 方 面 、 多 层 次 的 研 究 和 探 讨 , 综 合 起 来 可 用 “ 治 资 、教 化 、 存 史 ” 六 个 字 来 概 括 。 历 史 上 人 们 对 方 志 作 用 认 识 , 经 历 了 一 个 漫 长 的 过 程 , 人 们 对 其功 用 的 认 识 也 随 着 社 会 的 发 展 和 时 代 的 演 进 而 有 所 变 化 。 最 初 的 地 方 志 是 顺 应 当 时 封 建 统 治 的 需 要 , 为 封 建 统 治 阶 级 服 务的 , 其 作 用 主 要 在 于 “ 辅 治 ( 资 治 )”。 西汉以后的 地 方 志 主 要 形式是 地 记, 常 璩《华 阳国 志 序》里认 为 , 地 方 志 有 “ 达道义、 章法戒、通古 今、 表功 勋、 旌贤能” 的 作 用 。 隋唐时 期官修 的 志 书 , 其 内容对政治 和 军事决策参考的 作 用 日见重 要 , 所 以当 时 志 家对 方 志 的 功 能有“ 佐明王扼天下之吭, 制群生之命” 的 说法。 到宋代 , 方 志 内容更广泛, 作 用 更大, 郑兴裔在 《广陵志 序》中 提出了 方 志 有 三方 面 的 作 用 :第一 , 有 重 要 的 存 史 镜鉴作 用 ;第二, 有 政治 参考作 用 ;第三, 有 教育作 用 。 开了 方 志 “ 存 史 、 资 治 、 教 化 ” 三大功 能之说的 先河 。 明清以后, 地 方 志 及其 理论发 展 逐渐成熟, 方 志 界对 方 志 功 能认 识 趋于 统一 , 普遍将地 方 志 的 功 能释为 “ 资 治 、 存 史 、 教 化 ”。 民 国 时 期, 黎锦熙先生又提出了 “ 创‘ 四用 ’, 以广方 志 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