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做容量规划方面的知识,恶补了相关的知识. 1:网络延时 一个信号在它的发送和它的最后接受之间存在一个延迟,每个网络都受这个延迟的支配. 由于网络的复杂性,网络流量的动态变化和网络路由的动态选择,网络延时随时都在不停的变化(抖动). 影响延时的因素: (1)路由的跳数(每次路由转发需要时间) (2)网络的流量(流量越大,交换机和路由器排队的时间就长) 2:带宽 (1)电磁波的速度 传播速度:不管是电信号,还是光信号,只要进入线路后,就能够进行快速的传播.单位是 m/s/ 传播速度只与传播介质有关. 不同的传播介质中的信号的传播速度几乎等于常量,不论数据发送装置以多块的发送速度让数据以信号的形式进入线路,在线路中的信号传播速度几乎不变. (2)数据发送速度 带宽其实表示数据的发送速度,比如百兆网卡表示网卡的最大发送速度为 100Mbps. 影响发送速度的素主要有 2 个: a:传输频率:数据发送装置将二进制信号传送至线路的能力,以及另一端的数据接收装置对二进制信号的能力. 需要注意信号的接收能力至关重要,如果接受能力跟不上,则发送能力不可能提高, b:数据传输介质的并行度,等价于计算机系统总线宽度的概念,比如 64 位的计算机系统表示同一时刻可以传输 64 位数据 要提高计算机总线的带宽,包括提高总线频率和总线宽度.另外也需要注意信号在传输介质中的衰减,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光纤传播能力强的原因. (3)限制带宽的原因: 交换机存储转发机制:web 站点服务器托管在某 IDC,通过将其连接到某个交换机,从而接入互联网.交换机从连接服务器的端口接收数据,存储到交换机内部的高速缓冲区队列中,然后将其从连接路由器的端口发送出去,再经过路由器的转发,进入另一网络. 交换节点的出口带宽:所有数据汇集到路由器的转发队列,路由器按照转发队列的顺序交错地发送这些来之不同主机的数据,转发的发送速度必定小于所有从路由器发出去的数据发送速度. 因为带宽是有限的,所以互联网运营商一般会在基础交换节点上设置关卡,也就是限制数据从你的主机流入路由器转发队列的速度,而只要流入路由器转发队列的速度都会按照路由器的出口带宽,流入其他网络. (4)共享和独享带宽 (5)下载速度 单位时间内从服务器到达用户 pc 的数据量多少,一般用数据量字节数多少来描述,单位为Bytes/s 数据从服务器开始发送直到完全到达用户 PC 的这段时间称为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发送时间+传播时间+处理时间. 发送时间=数据量/带宽,总的发送时间也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