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摄像机发展历程 IP 网络摄像机诞生于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由于那个时期全球网络以窄带为主,大型宽带网络为主的商业应用很少,而网络带宽低,限制了视频传输的质量;编码方式落后导致对带宽需求很大,而摄像机集成编码功能的芯片也不是很多,加上本身造价昂贵,因此市场对此需求很低。 直到 20 世纪末期,随着宽带技术和其它相关科技的日新月异,网络开始以人类想像不到的速度发展起来,从 ISDN 到 DSL 及专网的建设使网络视频成为新兴的行业,在这个大的环境下,快速的网络普及及编码技术的推新使网络摄像机逐步被市场的有识之士所认可,于是更多的厂商大胆地投入到这一新兴领域。当时在国内还没有网络摄像机的制造商,但在国内市场已经出现台湾、日本、韩国品牌的网络摄像机。 由于早期的网络摄像机采用 M-JPEG 的非实时压缩方式,但无论从图像效果,还是配套条件看,市场的需求未成气候。步入21 世纪初期后,MPEG-4 的压缩算法应用于网络监控领域,开始了正式的网络视频产品市场应用宣传与推广,市场逐渐开始接受并适应了网络视频编码器与模拟摄像机配套应用的方式。之后几年,网络视频技术已普遍被广大客户认可,并逐步开始大规模应用,这为网络摄像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应用环境。直到 2004 年后,在网络视频技术日渐成熟和网络视频服务器产品竞争日趋激烈的阶段,各主要厂商开始将网络视频技术转向网络摄像机,并逐步推出了各种型号的产品。截至2008 年底,在全世界从几个厂商快速发展到成百上千的网络摄像机的生产厂商,编码技术也已经趋向于H.264 编码方式。由此可见,用网络摄像机可取代传统模拟CCTV 监控产品,网络摄像机已给监控市场带来全新的冲击。 网络摄像机与传统摄像机的异同点 众所周知,传统的模拟黑白摄像机主要由镜头、图像传感器、定时驱动及同步信号产生、视频信号处埋及电源等五大部分组成。如果是彩色,则要增加滤色片与色彩处理部分,而网络摄像机则要在上述的基础上增加视频和声音编码压缩模块以及网络连接控制模块及接口等。 由于DSP 芯片性能的提高和完善,而被用于摄像机中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因此,在模拟摄像机中,CCD 传感器所产生的模拟信号首先将被 A/D(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这样视频图像就可以通过其内置的DSP 芯片进行处理和完善;经过 DSP 处理后的数字图像信号接着又被重新转化为模拟信号,用于在同轴电缆上进行传输;最后,当该模拟信号到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