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全文译文对照 前言:《老子》又称“五千言”、《道德经》(“道”“德”经),与易一样以无边的自然规律为本,是人类千万年智慧的结晶之一。自己想好好学习一下,却发现诸多版本,相差多多少少,并且一些地方极易使大众误解,学生总需大致定一版。于是学生综合《郭店楚墓竹简老子道德经》、《简帛〈老子〉古本合校》、《据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本〈道德经〉》、《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解读易亚苏》及两本《老子》和一些电子书、网上讨论资料等,大致整理出一个自己要细看的版本。现于大家共享,欢迎留言评论纠错交流指教! 为了便于大众理解接受,本文中“道”译为大自然的规律;圣人译为践行自然规律的人,涵义为践行自然规律良性发展的人;按道行事一类译为按自然规律行事,涵义为按自然规律良性发展行事;不按道行事一类译为不按自然规律行事或同涵义为不按自然规律良性发展行事;即有,道为中性,道无不道,不道亦道。欢迎指教!译文尽力符合日常理解习惯,不需咬文嚼字,希望读者都有所悟。 第一章: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所可表达出来的自然规律都是需要不断完善的。为反映事物所做的表述都是有限度的,需要不断调整改进。大自然的本源,更多的规律,是无法正确完整表述的,为区分万物是需要有所表述的。无法完整表述甚至无法表述的才更贴近大自然的奥妙,有所表述才可认识万物。有所表述与无法完整表述是一样的,是深远而不可完全明了的。自然规律不是一般的深远,才有了现知的众多奥妙。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都知美好是美好的,是有丑恶存在为对照;都知善事是善事,是有不善的存在为对照。可知有无相互对立而同生,没有难,什么叫易,长短、先后等这些也始终是对立同生同亡的。因此践行自然规律的人不去说什么好什么不好,用符合自然规律的行为教他人如何做。万事万物运作符合自然规律则不需被刻意指挥与强加干涉,生养出万物也不必刻意划分归属,也不自恃己能,有成就而不居功,仍不断运作,符合自然规律才可不失掉已成就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