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汗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症部分》(ZYYXH/T40-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 (1)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 (2)睡眠中汗出,醒后汗止者。 2、西医诊断: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第二版(贝政平、蔡映云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 (1)汗出,可诉不稳、易消长的全身乏力感,头晕、头痛、头重、心悸、胸闷、腹泻等自主神经性躯体症状。 (2)可见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的异常:眼心反射,Schelloug起立试验,皮肤划痕试验,心电图,(体表)微小震动图,指尖容积脉波等。 (二)证候诊断 1、肺卫不固证:自汗,头面、颈胸部时时出汗,活动后尤甚,怕风,平素易感冒,倦怠乏力,面色黄、白光白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2、营卫不和证:自汗,汗出恶风寒,肢体酸楚,或有微热,或半身或局部出汗,苔薄白,脉缓。 3、湿热熏蒸证:自汗为主,头部蒸蒸汗出,口腻作渴,身热不扬,身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阴虚火旺证:盗汗,夜寐盗汗,五心烦热,或兼见午后潮热,两颧红赤,口渴,尿黄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5、阴阳两虚证:自汗、盗汗、腰背酸软疼痛,头晕眼花,发脱齿摇,耳聋耳鸣,小便清长或夜尿频,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无力。 (三)鉴别诊断 肺结核:出汗以盗汗为主。长期低热,每于午后或傍晚开始,次晨降至正常,可伴倦怠、乏力;咳嗽、咳痰、咯血、胸痛。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肺卫不固证 治法:益气固表。 推荐方药:玉屏风散加味。黄芪、防风、白术、浮小麦、糯稻根、大枣、甘草等。 中成药:玉屏风散、玉屏风颗粒等。 2、营卫不和证 治法:调和营卫。 推荐方药:桂枝汤加减。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龙骨、牡蛎等。 3、湿热熏蒸证 治法:清热化湿。 推荐方药:①十味温胆汤加减。太子参、麦冬、五味子、法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生龙骨、生牡蛎、浮小麦、甘草等。②三仁汤加减。杏仁、薏苡仁、豆蔻、厚朴、法半夏、通草、滑石、竹叶、苍术、防己等。 4、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 推荐方药:①关腠散加减。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黄连、莲子、肉桂、浮小麦、五味子等。②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