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题四地壳运动规律一、选择题(2018·成都外国语学校月考)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Y2、Y3、Y4 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P 平面)。在该水平面上 Y2、Y3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 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据此完成 1~2 题。1.甲处地形的主要成因是()A.背斜成谷C.背斜成山B.向斜成山D.向斜成谷解析:从材料中可知 Y2、Y3 比 Y1、Y4 岩石老,结合图可知岩层中间老两侧新,甲处为背斜,再结合等高线和河流可知甲处为谷地,综合可知甲处地形的成因为背斜成谷。答案:A2.若在Y2处钻25米到达P平面,则在Y1处钻至P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A.30 米C.55 米B.45 米D.60 米解析:从图中等高线可以判断 Y2 海拔高度为 160~170 米 ,若在 Y2 处钻25 米到达 P 平面,则 P 平面海拔高度为 135~145 米,Y1 海拔高度为 180 米,则在 Y1 处钻至 P 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45 米。答案:B(2018·台州联考)沙坡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坡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速度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坡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坡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回答 3~5 题。3.①坡是()A.迎水坡,流速慢C.背水坡,流速快B.迎水坡,流速快D.背水坡,流速慢解析:由材料中“沙坡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坡的迎水坡堆积”可知,迎水坡表现为水流堆积,背水坡表现为水流侵蚀,由此判断①坡主要表现为泥沙的沉积。因此为迎水坡,水流速度受上坡的影响,流速较慢,故选 A。答案:A4.该沙坡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部位是()A.①坡和②坡C.①坡和③坡B.③坡和④坡D.②坡和④坡解析:由材料可知,迎水坡表现为水流堆积,背水坡表现为水流侵蚀,②④为背水坡,水流流速受下坡影响,流速较快,主要以侵蚀为主,故选 D。答案:D5.该沙坡的移动方向()A.维持原地C.向上游移动B.往复摆动D.向下游移动解析:据材料可知,沙坡的产生是河床泥沙颗粒不均匀与水流不稳定的结果,是河床上呈波状起伏堆积而成的微地貌。水流上坡时泥沙受重力影响部分堆积,下坡时流速快,泥沙不断侵蚀,侵蚀的颗粒搬运到下一个沙坡的迎水坡上堆积下来,从而促使沙坡缓慢向上游移动,故选 C。答案:C(2018·南京联考)读下面图甲和图乙两幅景观图,完成 6~7 题。6.游客在桂林看到的图甲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