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务公开经验交流会议讲话稿一、认真总结提高,进一步增强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和市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部署要求,不断深化对政务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政务公开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阳光政府”、推进依法行政、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不断提高政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丰富公开载体,创新公开形式,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电子政务、电子监察和网络公开稳步推进;政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力推进的局面初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方便了群众办事,有力地推动了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建设。各级各部门认真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政务公开融入经济文化建设之中,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统一,努力创造公平的市场条件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推动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的落实。二是坚持群众参与和监督,切实提高了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各级各部门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政府机关的工作,依法参与管理和监督,促使各级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努力改善民生。三是坚持探索创新,进一步加强了政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各级各部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细化公开内容,明确公开时限,保证公开资料的全面、真实。按照面向群众、方便群众的要求,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公开形式,把传统手段与现代科技手段紧第1页共7页密结合起来,充分运用电子技术手段固化公开流程,规范公开程序。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市里投资270万元,初步构建起了以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为中心,覆盖市直63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和6个部门独立办事服务大厅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网络。同时,县区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有所推进,XX县区已建立起了系统,并进入了试运行阶段;XX县区建设方案已在审定之中。四是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推进政务公开的整体合力。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政府办公室组织协调、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切实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承担起主抓责任,政府办公室认真搞好组织协调,推动各方面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检查,督促任务落实,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在充分肯定经验和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领导机制和工作体制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工作进展不平衡,县区之间、部门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四是有的地方和部门政务公开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工作不够规范,随意性较大。同时,新的形势与任务,对于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政务公开作为政府机关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在推进体制改革、扩大人民民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科学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一,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要求看,政务公开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行政务公开有利于人民群众更加了解和有效地参与政府工作,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力,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第二,从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看,政务公开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推进包括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内的各方面体制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这就需要政府机关推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