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单元 骨肿瘤 三十九、骨肿瘤 1.分类 (1)良性骨肿瘤的特点 (2)恶性骨肿瘤的特点 (3)瘤样病损 2.临床表现 (1)骨软骨瘤的临床特点及 X 线特征 (2)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 X 线特征 (3)骨肉瘤的临床表现及 X 线特征 3.治疗 (1)良性骨肿瘤的治疗原则 (2)骨肉瘤的治疗方法 (3)转移瘤的治疗原则 一、分类 1.良性骨肿瘤 (骨瘤、骨样骨瘤、骨软骨瘤、内生软骨瘤) (1)局部肿块:为最早出现的症状,表现为坚实而无压痛,表面光滑,可为单发,也可为多发。 (2)疼痛:大多数良性骨肿瘤没有疼痛,少数除外(如骨样骨瘤)。 (3)生长缓慢:肿瘤增大较慢,可在很长时间内肿瘤无变化,若肿物生长突然加快,要考虑恶变可能。 (4)病理性骨折:少见,多发生于髓内病变者(如骨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等)。 (5)X 线表现:肿瘤边界清楚、整齐,与正常骨有清晰的界限,常见有一反应性致密带;肿瘤一般不浸润软组织;有些肿瘤局部可呈囊性膨胀性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增生少见。 2.恶性骨肿瘤 (骨巨细胞瘤*、骨肉瘤、软骨肉瘤、骨纤维肉瘤、尤文氏肉瘤等) (1)疼痛:关节附近出现固定性、持续性及渐进性的疼痛为恶性骨肿瘤最早出现的症状,夜间痛比较明显,疼痛突然剧烈可能是由于病理性骨折所致。 (2)肿块:增大迅速,常伴有局部皮肤发热,浅静脉怒张,肿块边界不清。 (3)全身情况:伴有发热、食欲减退、消瘦等。 (4)病理性骨折:多见。 (5)局部压迫症状:明显,常因肿瘤生长迅速压迫周围神经、血管而出现相应压迫症状。 (6)实验室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多见于恶性骨肿瘤如骨肉瘤。 (7)X 线表现:肿瘤破坏区边界毛糙不清;破坏区轮廓完整,骨皮质残缺不全;肿瘤可突破骨皮质及骨膜在软组织内形成肿块;破坏区可见形态数量不一、分布紊乱及轮廓模糊的瘤骨或钙化征象;常见骨膜反应增生。 (8)转移:常可形成转移瘤病灶。 3.瘤样病损 (1)骨囊肿 为一种囊肿样局限性骨的瘤样病损,并非真正的囊肿。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好发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依次为肱骨上段、股骨上段、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 多无明显症状,绝大多数因病理性骨折而就诊。 X线显示干骺端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的透亮区,骨皮质有不同程度的膨胀变薄。 非手术治疗主要为甲基强的松龙囊内注射。该瘤可以自愈,尤其在骨折后。手术治疗可以在保守治疗无效时进行,主要为病灶刮除植骨术;有病理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