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相传导阻滞 作者:卢喜烈 日期:2011-01-10 心率在一定范围内传导正常。心率增快引起的传导阻滞,称为快心率性传导阻滞,或称3 相传导阻滞(3 phenomenon block)。 3 相传导阻滞可以发生于传导系统的多个部位,以3 相束支传导阻滞和3 相房室传导阻滞较为常见。生理性3 相传导阻滞本身是常见的电生理现象,而病理性3 相传导阻滞见于心脏传导系统受损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脏术后等。 [分类] 一、按传导阻滞部位而分类 1、3 相窦房传导阻滞 2、3 相心房内传导阻滞 3、3 相房室传导阻滞 4、3 相束支传导阻滞或3 相分支阻滞 二、按传导阻滞发生的时相分类: 1、生理性3 相传导阻滞 2、病理性3 相传导阻滞 [产生机制] (一)生理性3 相传导阻滞 心脏传导系统或心肌传导组织的传导性或传导速度由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度(dv /dt)和振幅(Vmax )决定的。0 相上升速度越快,振幅越大,传导速度越快;反之0 相上升速度减慢,振幅变小,传导速度减慢,甚至发生传导中断。0 相上升速度和振幅又取决于动作电位的水平。动作电位负值越小,0 相上升速度越慢,振幅越小,甚至丧失传导性。3 相传导阻滞的机制是较快的激动落入传导组织动作电位3 相,发生3 相传导阻滞。以右束支为例,其动作电位3 相相当于心电图上的T 波,发生于T 波上的QRS 波群易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图1)。因为,此时的右束支动作电位3 相尚未复极完毕,再次兴奋时启动电位负值较小,0 相上升速度减慢或振幅变小,如果激动落入右束支动作电位3 相早期,右束支兴奋性暂时丧失,发生3 相传导阻滞。既使是发生了3 相右束支传导阻滞,传导阻滞程度也有轻有重。生理情况下,激动落入右束支动作电位3 相越早,右束支传导阻滞QRS 时限越宽。激动落入右束支动作电3 相越晚,3 相传导阻滞程度越轻,QRS 时限越接近正常。生理性3 相左束支传导阻滞、3 相左前分支阻滞、3 相左后分支阻滞、3 相双束支传导阻滞的机制与生理性3 相右束支传导阻滞相同。 图1 3 相右束支传导阻滞示意图 在窦性心律的基础上,加发P1 心房刺激,该刺激下传引起的QRS波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B 为人工心房早刺激后心室QRS波起动时的膜电位,相当于前次激动复极的3 位相,由于此时复极尚不完全,使新的动作电位的除极速度和幅度明显隐低,下传到右束支时发生阻滞,引起3 相右束支传导阻滞。 生理性3 相房室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