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个数学故事揭示数学学科的本质 数学是什么,远远比数学怎么教更加重要。只有准确地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特点,才能有效地实施其教学。 我们知道数学有三大特性,即抽象性、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但在学科培训、教学研究中一方面我们必须从数学三大特性的高度理性地认识数学,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对数学的特点有着更具体、更鲜活、更有意蕴的理解。于是我们改编、新创了一组关于数学的精粹而有意蕴的故事,期望借助数学故事引导学生真切地感悟数学的真谛。 故事一:烧水的问题 有好事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面前有煤气灶、水龙头、水壶和火柴,你想烧些水应当怎样去做?” 被提问者答道:“在壶中放上水,点燃煤气,再把水壶放到煤气灶上。” 提问者肯定了这一回答,接着追问:“如其他条件不变,只是水壶中已有了足够的水,那你又应当怎样去做? ” 这时 被提问者很 有信 心 地答道:“点燃煤气,再把水壶放到煤气灶上。” 但是提问者说 :“物 理学家 通 常 都 这么做,而数学家 们则 会倒 去壶中的水,并 声 称 已把后 一问题转 化 成 先 前的问题。” 【感悟】 数学家“倒去壶中的水”似乎是多此一举,故事的编创者不是要我们去“倒去壶中的水”,而是引导我们感悟数学家独特的思维方式──转化。 学习数学不是问题解决方案的累积记忆,而是要学会把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把抽象的问题转化成具体的问题。数学的转化思想简化了我们的思维状态,提升了我们的思维品质。转化不是就事论事、一事一策,而是发掘出问题中最本质的内核和原型,再把新问题转化成与已经能够解决的问题。 转化思想是数学的基本思想,它应贯穿在我们数学教学的始终。 故事二:两只羊的描述 草地上有两只羊,在艺术家、生物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看来却有不同的感受与理解,下面是他们的的描述。 艺术家:“蓝天、碧水、绿草、白羊,美哉自然。” 生物学家:“雄雌一对,生生不息。” 物理学家:“大羊静卧,小羊漫步。” 数学家:“1 1=2。” 【感悟】 从故事中不同职业的人对两只羊的描述,我们感受到艺术家对自然美的关注,生物学家对生命的关注,物理学家对运动与静止的关注,而数学家从色彩、性别、状态中抽象出数量关系:1 1=2,这是数学高度抽象性的体现。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要经历具体—表象—抽象的过程,教学时要在直观物体和抽象概念之间构建桥梁,从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