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区 7.12暴雨总结报告 引言 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是世界上暴雨灾害多发区之一。据统计,建国以来我国已发生多次大江、大河、大湖的洪涝灾害,各年洪涝受灾和成灾面积分别占该年全国受灾和成灾面积总数的 47%~90%,水灾己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因此,深化对暴雨发生发展的机理与规律的研究,改进暴雨预报的技术一直受到国内外气象学者的广泛关注。梅雨是东亚及我国长江流域夏季常见的降水天气,一般出现在每年 6~7月,持续时间长,其间经常发生暴雨甚至特大暴雨,造成我国长江流域严重的洪涝灾害。梅雨锋中尺度暴雨是我国汛期重要的天气灾害,因此梅雨锋暴雨的研究是我国及东亚其他国家广大气象工作者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另外,梅雨锋暴雨也是是影响夏季最危险天气之一,是目前气象预报难点所在。为了不断地提高预报质量,更好地对外服务,分析梅雨锋暴雨也在暴雨预报中也是很有意义的。 正文 7月 9日 05时至 14日 05时,江苏省出现了今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降雨范围最广的暴雨和大暴雨天气过程。其中 12日南京地区以及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为今年汛期最大的一次降水过程。从雨量图中可以看出,江苏省南部整个沿江地区为雨带的中心,有 28个站达到暴雨级别,19个台站达到大暴雨级别,其中雨量最大值在镇江丹徒达到 167.3mm。 暴雨必须是在有利的天气尺度背景条件下,不同尺度的物理过程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这次暴雨过程处于梅雨期,主要就是因为南京地区处于副高边缘,大气层结不稳定,再加上高低空的有利配置形式,所以促成了这次暴雨过程。 首先暴雨的形成条件: 1、 充足的水汽供应 2、 强烈的上升运动 3、 较长的持续时间。 只有满足了以上条件才能形成暴雨天气过程。有西南方向的低空急流存在,提供了足够的水汽供应,高空处于副高588线的边缘,大气层结不稳定,容易发生对流性天气,静止锋的存在使这个系统得以继续维持,各种物理因素相互影响作用,以上三个条件都满足,促成了这次暴雨过程的发生。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预报过程和理由。先分别分析一下500、700和850hpa的高低空配置。 12日 08时天气背景分析: 下面我们分别从高度场和温度场两方面分析一下此次暴雨过程的具体天气形势。 图1 12日08时500hpa、700hpa和85hpa高空观测场 高度场分析: 08时地面静止锋位于江苏、安徽至湖南北部、贵州北部一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