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结合课堂教学开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课内阅读教学的自然延伸和必要补充,它使课内知识得以迁移到课外。学生利用课内学得的知识广泛地阅读课文以外的文章和书籍,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两者相辅相成。教师只有在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像重视课堂教学那样,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才能巩固和发展课堂教育成果,使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学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时提高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课外阅读训练进行得越早对学生的影响就越深远。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为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赋予的使命,下面我谈谈怎样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开展课外阅读。一、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乐读。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课外阅读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只有当学生树立了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阅读课外书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除了讲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外,还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特点,进行启发诱导,使他们对阅读感兴趣。具体做法如下。(一)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介与所学课文有关的文章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觉阅读的欲望,然后利用故事中那些感人、精彩的情节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问底的好奇心。比如讲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时,到最精彩时就停下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网上查找或到图书室借阅。这时候阅读是认真的、有效率的,阅读过程是愉快的。(二)教师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