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80C51单片机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80C51单片机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_第1页
1/8
80C51单片机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_第2页
2/8
80C51单片机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_第3页
3/8
第2 章 80C 51 单片机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本章要点 ❖ 80C51 系列单片机内部结构 ❖ 外部引脚功能 ❖ 存储空间配置和功能 ❖ 片内RAM 结构和功能 ❖ 特殊功能寄存器的用途和功能 ❖ 程序计数器PC 的作用和基本工作方式 ❖ I/O 端口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 ❖ 时钟和时序 ❖ 复位电路、复位条件和复位后状态 ❖ 低功耗工作方式的作用和进入退出的方法 §2-1 内部结构和引脚功能 一、 二、引脚功能 40 个引脚大致可分为 4 类:电源、时钟、控制和I/O 引脚。 ⒈ 电源: ⑴ VCC - 芯片电源,接+5V; ⑵ VSS - 接地端; ⒉ 时钟:XTAL1、XTAL2 - 晶体振荡电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 ⒊ 控制线:控制线共有4 根, ⑴ ALE/PROG:地址锁存允许/片内EPROM 编程脉冲 ① ALE 功能:用来锁存P0 口送出的低8 位地址 ② PROG 功能:片内有EPROM 的芯片,在EPROM 编程期间,此引脚输入编程脉冲。 ⑵ PSEN:外ROM 读选通信号。 ⑶ RST/VPD:复位/备用电源。 ① RST(Reset)功能:复位信号输入端。 ② VPD 功能:在Vcc 掉电情况下,接备用电源。 ⑷ EA/Vpp:内外ROM 选择/片内EPROM 编程电源。 ① EA 功能:内外ROM 选择端。 ② Vpp 功能:片内有EPROM 的芯片,在EPROM 编程期间,施加编程电源Vpp。 ⒋ I/O 线 80C51 共有4 个8 位并行I/O 端口:P0、P1、P2、P3 口,共32 个引脚。P3 口还具有第二功能,用于特殊信号输入输出和控制信号(属控制总线)。 P3.0 —— RXD:串行口输入端; P3.1 —— TXD:串行口输出端; P3.2 —— INT0:外部中断0 请求输入端; P3.3 —— INT1:外部中断1 请求输入端; P3.4 —— T0:定时/计数器0 外部信号输入端; P3.5 —— T1:定时/计数器1 外部信号输入端; P3.6 —— WR:外RAM 写选通信号输出端; P3.7 —— RD:外RAM 读选通信号输出端。 §2-1 存储空间配置和功能 80C51 的存储器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存储空间,分别是: ⑴ 64KB 程序存储器(ROM),包括片内ROM 和片外ROM; ⑵ 64KB 外部数据存储器(外RAM); ⑶ 256B 内部数据存储器(内RAM) (包括特殊功能寄存器) 。 80C51 存储空间配置图 一、程序存储器(ROM) 地址范围:0000H~FFFFH,共64KB。其中: 低段4KB:0000H~0FFFH 80C51 和87C51 在片内,80C31 在片外。 高段60KB:1000H~FFFFH。在片外。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80C51单片机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