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9.1.4功能性多糖和功能性油脂

9.1.4功能性多糖和功能性油脂_第1页
1/7
9.1.4功能性多糖和功能性油脂_第2页
2/7
9.1.4功能性多糖和功能性油脂_第3页
3/7
1 9.1 微生物功能性制品 9.1.4 微生物功能性多糖和微生物功能性油脂 9.1.4.1 微生物功能性多糖 微生物多糖是细菌、真菌和蓝藻等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对微生物有保护作用的生物高聚物,根据在细胞内不同的存在形式,通常被分为3 类:构成微生物细胞成分的胞内多糖;粘附在细胞表面上的胞壁多糖;分泌到培养基的胞外多糖,包括微荚膜、荚膜、粘液团和菌胶团。 微生物多糖除了对微生物自身具有生物学意义外,重要的是它具有安全无毒、理化性质独特、用途广泛、易与菌体分离,可通过深层发酵实现工业化生产等优良特性。与植物多糖相比较,微生物多糖的生产周期短,不受季节、地域、病虫害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1、 细菌多糖 微生物发酵合成的食品胶最具代表性的有黄原胶和葡聚糖,他们属于细菌多糖。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生产在上个世纪50 年代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主要是利用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合成多糖 — 黄原胶。 ( 1)黄原胶 黄原胶(Xanthan gum) , 又称汉生胶, 是野油菜黄单胞杆菌( Xanthomonas campestris)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经发酵生产的一种用途广泛的微生物胞外多糖。1952年由美国农业部依利诺斯州皮奥里尔北部研究所分离到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 并使甘蓝提取物转化为水溶性的酸性胞外杂多糖而得到。由于该多糖具有很高的黏度、流动触变性和稳定的理化性质,且无毒,是目前国际上集增稠、悬浮、乳化、稳定于一体,性能最优越的生物胶,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石油开采、纺织工业、农业、陶瓷、印染、香料、化妆品及消防等领域。 1)黄原胶的生产 ①选用菌种 黄原胶发酵所用的菌种一般为野油菜黄单胞菌(亦名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菜豆黄单胞菌( X.phaseoli) 、锦葵黄单胞菌( X. malvacearum) 和胡萝卜黄单胞菌( X. carotae) 亦可作为发酵菌种。 ②发酵方式 补料分批发酵较为理想,可避免分批培养过程中底物随时间减少以及连续培养过程中出现底物抑制现象。 2 ③培养基 C 源 常用C源有葡萄糖、玉米浆或葡萄糖浆、蔗糖、谷粒水解物、淀粉等。C源起始浓度一般为2%— 5%。在对Xanthomonas campestris J-12的研究中,分别采用蔗糖、葡萄糖和淀粉作为C源进行发酵,测定各组发酵液粘度,提取黄原胶并称重,计算黄原胶产率,结果表明J-12利用淀粉能力优于蔗糖和葡萄糖。而且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碳氮比,可以提高碳源的转化率。 N 源 常用氮源有豆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9.1.4功能性多糖和功能性油脂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