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 项目融资案例分析 一﹑项目情况介绍 BOT投融资模式是在20世纪80年代投资衰退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主要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投融资模式。其典型形式是:项目所在地政府授予一家或几家私人企业所组成的项目公司特许权利——就某项特定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筹资建设,在约定的期限内经营管理,并通过项目经营收入偿还债务和获取投资回报;约定期满后,项目设施无偿转让给所在地政府。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对BOT融资的应用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 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项目全长912公里,最初是由马来西亚政府所属的公路管理局负责建设,但是在公路建成400公里之后,由于财政方面的困难,政府无法将项目继续建设下去,采取其他融资方式完成项目成为唯一可取的途径。在众多方案中,马来西亚政府选择了BOT融资模式。 二﹑项目投融资分析 1﹑项目融资方案 1987年初开始,经过为期两 年的项目建设、 经营、 融资安 排 的谈 判 ,马来西亚政府与 当 地的马来西亚联 合 工 程 公司签 署 了一项有 关 建设经营南北高速公路的特许权合 约。马来西亚联 合 工 程 公司为此 成立 了一家项目子 公司——南北高速公路项目有 限公司。以 政府的特许权合约为核 心 组织 起来项目的BOT融资结 构 ,由三 部 分组成:政府的特许权合约、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以及国际贷款银团。 1)政府的特许权合约 马来西亚政府是南北高速公路项目的真正发起人和政府的特许权合约不仅构成了BOT项目融资的核心,也构成了项目贷款的信用保证结构核心。 2)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 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是BOT模式的主体,在这个案例中,是马来西亚联合工程公司所拥有的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项目公司。在这个总造价为57亿马来西亚元(21亿美元)的项目中,南北高速公路项目公司作为经营者和投资者除股本资金投入之外,还需要负责项目建设的组织,与贷款银行谈判安排项目融资,并在30年的时间内经营和管理这条高速公路。特许权合约结束后的拥有者。政府通过提供一项为期30年的南北高速公路建设经营特许权合约,不仅使得该项目由于财政困难未能动工的512公里得以按照原计划建设并投入使用,而且通过项目建设和运营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对于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以及项目的贷款银行,政府的特许权合约是整个BOT融资的关键核心。这个合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南北高速公路项目公司负责承建512公里的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