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1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2影响齿轮使用要求的主要误差§3齿轮的强制性检测精度指标、侧隙指标及其检测§4评定齿轮精度时可采用的非强制性检测精度指标及其检测§5齿轮精度指标的公差(偏差允许值)及其精度等级与齿轮坯公差§6齿轮副中心距极限偏差和轴线平行度公差§8圆柱齿轮精度设计§1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一、齿轮传递运动的准确性齿轮在一转范围内传动比变化应尽量小,以保证主、从动轮的运动协调。引起传递运动不协调的传动比最大变化量以齿轮一转为周期。图10-1图10-2二、齿轮的传动平稳性齿轮回转过程中瞬时传动比变化应尽量小,以减少撞击、振动和噪声。瞬时传动比的变化是由频繁出现的齿轮每个齿距\角范围内的单齿误差引起的,影响齿轮传动平稳性。•三、轮齿载荷分布的均匀性•齿轮工作时其工作齿面应接触良好,避免载荷集中于局部齿面,以获得较大的承载能力和较长的寿命。图10-34§2影响齿轮使用要求的主要误差以滚齿为例来分析。一、影响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主要误差影响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误差,是齿轮齿距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以齿轮一转为周期的误差,来源于齿轮几何偏心e1和运动偏心e2。两者综合产生齿距累积总偏差。1.齿轮几何偏心几何偏心e1是指齿轮坯基准孔轴线与机床工作台上的心轴的轴线的偏心(图10-4)。切齿时以心轴轴线为圆心的圆上齿距分布均匀,由于e1,工作时以齿轮基准轴线为圆心的圆上齿距分布不均匀(图10-5)。图10-4图10-52.齿轮运动偏心运动偏心e2是指机床分度蜗轮几何偏心e1y复映到被切齿轮上的误差(图10-6),因而使以齿轮基准轴线为圆心的圆上齿距分布不均匀(图10-7)。图10-62.齿轮运动偏心运动偏心e2是指机床分度蜗轮几何偏心e1y复映到被切齿轮上的误差(图10-6),因而使以齿轮基准轴线为圆心的圆上齿距分布不均匀(图10-7)。图10-7二、影响齿轮传动平稳性的主要误差是齿轮各个实际齿距不相等(单个齿距偏差)和各个齿廓的形状误差(齿廓偏差)三、影响轮齿载荷分布均匀性的主要误差齿轮啮合时使齿面接触不均匀的误差,在齿宽方向上是螺旋线偏差,在齿高方向上是齿廓偏差。四、影响侧隙的主要误差齿轮上影响侧隙大小和侧隙不均匀的误差是齿轮的齿厚偏差和齿厚变动量§3齿轮的强制性检测精度指标、侧隙指标及其检测一、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强制性检测精度指标——齿轮齿距累积总偏差ΔFPΔFP是指在齿轮端平面,在接近齿高中部的一个与齿轮基准轴线同心的圆上,任意两个同侧齿面间的实际弧长与理论弧长的代数差中的最大绝对值(图10-11)。合格条件:ΔFP≤FP(偏差允许值,公差)–≤≤+图10-11(a)(b)二、齿轮传动平稳性的强制性检测精度指标1.齿轮单个齿距偏差ΔfPtΔfPt是指在齿轮端平面上,在接近齿高中部的一个与齿轮基准轴线同心的圆上,实际齿距与理论齿距的代数差(图10-12),合格条件是各个均应在极限偏差±fPt范围内。–fPt≤ΔfPt≤+fPt2.齿廓总偏差ΔFαΔFα是指包容实际齿廓工作部分且距离为最小的两条设计齿廓(理论齿廓)之间的法向距离(图10-15)。合格条件:ΔFα≤Fα(齿廓总偏差允许值,公差)。图10-15三、轮齿载荷分布均匀性的强制性检测精度指标●在齿宽方向齿轮螺旋线总偏差ΔFβ合格条件:ΔFβ≤Fβ(偏差允许值,公差)。●在齿高方向齿轮传动平稳性的精度评定指标四、评定齿轮齿厚减薄量用的侧隙指标1.齿厚偏差ΔEsn对于直齿轮,ΔEsn是指在分度圆柱面上,实际齿厚与公称齿厚之差(图10-21);对于斜齿轮,指法向实际齿厚与公称齿厚之差。直齿轮分度圆上的公称弦齿厚snc与公称弦齿高hc图10-21图10-222.公法线长度偏差ΔEwΔEw是指实际公法线长度Wk与公称公法线长度(W,Wn)之差(图10-23)。图10-23小结:进行圆柱齿轮精度设计时,为了其三项精度和适当的侧隙需要,一般标注下列的公差和极限偏差:●齿轮齿距累积总偏差ΔFP的允许值FP●齿轮单个齿距偏差ΔfPt的允许值(极限偏差)±fPt●齿轮齿廓总偏差ΔFα的允许值Fα●齿轮螺旋旋线总偏差ΔFβ的允许值Fβ●齿轮跨齿数k,公称公法线长度及其上、下偏差●齿轮公称弦齿高hc和公称弦齿厚snc及其上、下偏差wswiEEWsns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