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CODE V 设计优化实例 与ZEMAX 使用同样的实例进行优化,并与其进行对比。 1、设计的要求 1〉 物距l=-∞; 2〉 全视场2ω=40º; 3〉 入 瞳 直 径 ф =16mm; 4〉 焦 距f`=160mm; 5〉 镜 片 厚 度 为 d2=5.39mm,d4=6mm; 6〉 全视场内 弥 散 圆 直 径 小 于 0.02mm( 20um)。 3 优化设计过 程 与结 果 1〉将 原 始 数 据 输 入 到 CODE V 追 迹 使用New Lens Wizard 新 建 镜 头 向 导 。 使用空 白 镜 头 输 入 入 瞳 直 径 16mm 输 入 工 作 波 长 10.6µm 输 入 视场全视场20 º,0.7 视场14 º,0 视场0 º。 输入结构参数 由于CODE V 中没有GAAS 这种玻璃所以在这里使用折射率与阿贝数来代替实际玻璃,由ZEMAX 的Dispersion Diagram 查得GAAS 在10.6µ m 处的折射率为3.28,但在glass map 中没有GAAS 的阿贝数,所以在这里使用替代法找出最接近的阿贝数,由ZEMAX 该镜头的初始结构求解最后一面到像面的距离为134.442752,使用替代法使阿贝数从10 增加到70 发现在阿贝数等于60 时CODE V 求解最后一面到像面的距离为141.447 最为接近,所以在这里使用3.28:60 作为虚拟玻璃来代替GAAS。 对光学系统进行分析得 0 New lens from CVMACRO:cvnewlens.seq 由两图可以看出两种镜头的像差曲线近似但不完全相同,所以不能使用两者进行比较。 2〉改变系统焦距为160mm; 使用Edit->Scale 改变焦距:输入目标焦距160。 结果 可以看出焦距为160mm 但它并没有像ZEMAX 一样改变了入瞳仍是16mm,由于缩放两镜片厚度也发生了变化所以将厚度改为5.39mm,6mm。但这时焦距又发生了变化,所以要通过改变镜片的曲率半径来改变焦距,这就要使用到 CODE V 的优化 3〉优化 CODE V 的优化,与 ZEMAX 近似 CODE V 使用误差函数(CODE V error fu nction)对镜头进行数值化评价,优化过程如下 由以上设置完成了A:初始设计设置,B:由于只要改变焦距设置一个面的曲率半径为变量即可,C:为了控制焦距所以添加Constrain the effective focal length (EFL)为160mm,D优化。结果如下 观察像差曲线 17-Apr-06New lens from CVMACRO:cvnewlens.seq RAY ABERRATIONS (MILLIMETERS)TANGENTIALSAGITTAL 可知系统存在较大的彗差所以下一步要对彗差进行优化 4〉彗差的优化 在 Specific Constraints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