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儿童保健儿童保健的需求儿童保健的需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儿童保健需求的提高,对儿童的健康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进一步控制对儿童生命和健康构成威胁的各种疾病,儿童心理、智能、行为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儿童不仅要体格健壮,还要有很好的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早期教育与潜能开发就显得极为重要,0~6岁、特别是3岁以前是儿童发展极其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全面保健可促进儿童体格、智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儿童保健儿童保健•儿童保健是预防儿科学与临床儿科学在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整合的新科学,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体保健干预和个体保健服务相结合,包括Ⅰ、Ⅱ级和部分Ⅲ级预防的内容,关注儿童的整体发展儿童保健的三级预防儿童保健的三级预防•Ⅰ级预防:疾病发生前的干预、促进性措施•Ⅱ级预防:未出现疾病症状之前的干预•Ⅲ级预防:彻底治疗疾病各年龄期保健原则及重点各年龄期保健原则及重点•胎儿期:卵和精子结合→小儿出生,加强孕期保健和胎儿保健•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生后28天内,保温、喂养、清洁卫生、消毒隔离•婴儿期:出生后→1岁,合理营养、计划免疫、生长发育监测•幼儿期:1~3岁,合理营养、防传染病、意外、生长发育监测、早期教育•学龄前期:3~6岁,防病、防意外、生长发育监测、能力培养、入学准备•学龄期:6、7岁~12、13岁,充足营养、学习教育•青春期:女:11、12岁~17、18岁,男:13、14岁~18、20岁,保证足够营养、做好生理、心理教育;儿童保健门诊服务内容儿童保健门诊服务内容•一、建立健康档案•二、新生儿访视•三、高危儿的早期筛查•四、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与评价•五、神经心理行为发育•六、营养性疾病的预防•七、环境污染性疾病•八、小儿的合理喂养一、建立健康档案一、建立健康档案•包括出生史(产时情况出生体重、身长)•喂养情况(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常规体检时间(生后30-42天宝宝建立保健手册。正常的是前6个月,每个月检查一次;7-12个月,每两个月检查一次;异常的是一岁之前每个月检查一次。第二、三年,每隔6个月检查一次(生后18、24、30、36个月),3岁以上儿童每年检查一次。•健康体检报告的管理二、新生儿访视二、新生儿访视•访视时间:出院7日内,出生28-30日•访视次数:足月新生儿不少于2次•访视目的: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并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处理和转诊。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新生儿访视新生儿访视•访视内容:•(1)问诊:•①孕期及出生情况;•②一般情况;•③喂养情况;•(2)测量体重、体温•(3)体格检查•(4)指导:居住环境、母乳喂养、护理、疾病预防、伤害预防、促进母婴交流三、高危儿的早期筛查三、高危儿的早期筛查•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危害,身心发育,尤其是脑发育受到危险因素的影响,日后可能发生残障的婴儿•筛查的目的;是促进高危儿的健康成长,减少由于脑损伤所致的疾病和残障的发生高危因素高危因素•有脑瘫病史,家族遗传病史:生母智力低下、发育畸形;•早产(胎龄小于37周)、过期产(胎龄大于等于42周)、多胎;•低出生体重(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巨大儿(出生体重大于等于4000克);•宫内、产时或产后发生窒息;•新生儿期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持续性低血糖、病理性黄疸、感染、发热和抽搐史;•本次妊娠有先兆流产史;•母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甲状腺肿大、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母亲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自然流产大于等于3次;妊娠次数大于等于4次;死胎、死产史;此次分娩年龄大于等于35岁或小于16岁。高危儿的家庭监测高危儿的家庭监测•1、婴儿手脚经常有“打挺”、“很有力”地屈曲或伸直,活动时感到有阻力;•2、满月后不能竖头,头老往后仰;•3、3个月不能抬头;•4、4个月手仍紧握不松开,拇指紧贴手掌;•5、5个月俯卧位时手臂不能支撑身体;•6、6个月扶立时尖足,足跟不能落地;•7、7个月不能发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