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道德经》全文及注解

《道德经》全文及注解_第1页
1/47
《道德经》全文及注解_第2页
2/47
《道德经》全文及注解_第3页
3/47
《道德经》全文01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亦作如此停顿: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另作: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解释:道,无名无形,所以不可说。但道运行万物,又可以解释,但解释出来的道,只是一部分,不是那个涵盖一切的“常道”。无生有,道生一。于是就有了形,可以名了。但一也不是“恒名”,他会发展变化而滋生万物,它是万物之母,万物也会消亡。我们去看无名无形的道,就能感觉到它的微妙,如果我们去探究有名有形的“一”与由道生出的万物,寻根溯源,就能找到它的源头,理解道生万物的规律。道是无,“一”以至万物,是有,有和无,是相生的,是同出的,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我们就称之为玄,理解这个玄,这是万物变化是奇妙的规律,理解它,就能得道。0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解释:解释即非解释,无解释,错解释。天下,指不懂道的侯王。美丑,善恶,是人为的相对概念,老子不取,所以倡导善,倡导美,那就跟倡导丑,倡导恶无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两解:一是,人们知道那是美的,因为有丑存在;知道那是善的,有恶存在。是丑显现了美,是恶显现了善。二是:天下人皆去追求所谓的美,那是恶的,都去追求所谓的善,那是不善的。意思是,不是为追求什么才去达到,而是要发自自然。反对“有为”,提倡“无为”之意。)接着列举许多相对的事物,它们都是相生的,相毁的,又是合一的,均非,均无,无须理会的。最后讲有道的统治者,是怎样无为而治的,圣人不去创始某事物,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它自然产生的,因此也不去居功,那结果就是不会失去什么。因为,本来就没有得到过什么。03 不上(尚,崇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解释:在处于相对的两者,圣人不偏重一端,才能抵制另一端。这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道德经》全文及注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