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诊疗流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胃管吸取物呈血性等)紧急治疗期(6~48h )病因诊断期(48h内)加强治疗期(3~7天)紧急处理初步诊断1、 严密监测出血征象(除外口、鼻、咽部或呼吸道病变)2、 备血、建立静脉通道3、 快速补液、输血纠正休克病情紧急评估4、 药物治疗(PPI+生长抑素(病情严重程度、有无活动性出+抗菌药物等)血及出血预后的评估)经验性诊断急诊内镜检查评估+治疗病因诊断1.重视病史及体征2.内镜检查是病因诊断中的关键,应尽早在出血后 24~48 小时进行3.内镜检查阴性者,可行小肠镜检查、血管造影、胃肠钡剂造影或放射性核素扫描。静脉曲张出血非静脉曲张出血1、药物治疗(生长抑素+抗菌1、 药物治疗(PPI+生长抑素药物)+抗菌药物等2、内镜治疗(EVL 或 EIS)2、 内镜下止血治疗3、出血无法控制,可行三腔管3、 介入或手术治疗压迫止血、介入或手术治疗治疗后病情再次评估出血是否控制考虑重复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原发病和随访肝衰竭患者诊断治疗流程图病史、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急性起病,在短期内出现⑴极度乏力,有明显消化道症状。⑵黄疸迅速加深,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值上限 10 倍或每日上升≥17.1μmol/L。⑶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PTA≤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以及出现肝性脑病。15 日至 24 周出现存在慢性肝病、肝硬化基础病变,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和失代偿。⑴有腹水或其他门静脉高压表现。⑵可有肝性脑病。⑶血清总胆红素升高,白蛋白明显降低。⑷有凝血功能障碍,PTA≤40%。在两周内出现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常见病因:✓✓✓ 特异微生物检测: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以肝炎病毒为主。如药物及有毒物质(异烟肼、利福平、醋氨酚、毒蕈等)。代谢异常、自身免疫异常、遗传或先天性疾病等。服药史、特异毒物检测:针对性特异检测:基础支持治疗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减轻肝脏负担。药物治疗防治并发症人工肝支持治疗肝移植作,密切观察黄疸、肝脏、水变化, 定期查肝 肾功腹能、电解质、PT、血糖等。严格消毒隔离,严格无菌操病因或特异性治疗: HBV DNA 阳性,尽早酌情使用核苷类似物。药物性肝衰首先停用可能灌肠;根据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选择降氨药物;纠正氨基酸失衡,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肝性脑病:应用乳果糖,口服或高位2000Kcal,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