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习型学校实施方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成绩的取得只能代表过去,要想在新一轮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把工作与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要通过学习来“洗脑”,更新教育观念,确立现代理念;通过学习来“充电”,完善自身素质,提高竞争能力;通过学习来“提升”,成为学习型、专家型的教师。而学习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学习意识的确立、读书习惯的养成,受环境氛围的影响和制约。所以,我们要努力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环境,把学校这一育人的场所同时也变成教师学习进步的场所。为此,特制定本学年的学校学习计划如下:一、领导小组组长弥玉林副组长韩茂春成员周忠义侯忠渊二、营造学习型校园文化氛围(一)关注发展,建立学习机制为了保证教师能够有效地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课堂常教常新,与时俱进,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我校构建一个全景式的“学习机制”,使组织学习得以持续和发展。1、核心学习1核心学习是指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学习层面。一所学校要想得到发展,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因此学校领导班子的每个成员每周都集中学习一次,做到学习在先,成为自我超越的典范。并通过学习修炼,使核心学习组织形成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教职工,感染教职工。2、教师个体学习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研究者、创造者,要求领导先行一步,骨干紧跟一步,教师紧随其步。教师要增强自我学习的意识,全面树立终身学习的理想,走进新课程、迎接新挑战。在工作中不断转变观念,实现“五个创新”和“五个共识”。五个创新:即认识创新、理念创新、备课创新、教学创新和评价创新。五个共识是:学校是提高教学改革的中心;教材是“范例”、是师生对话的“话题”,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记住“话题”,而是为了探索、发展;教室是“实验室”,是师生互动的舞台,是师生发展素质、探究知识、展示智慧的场所;教学是对话、交流、知识建构的活动过程;教师是研究者、组织者、参与者,学生是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建构者。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四个凡是”,即:凡是学生自己能说出的,教师不引;凡是学生自己能做到的,教师不启;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师不导;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习的,教师不教。教师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乐趣,当作自己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逐渐树立起工作即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