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x cel 数据透视表的应用 华南师大附中信息技术科 陈妤 【教材分析】 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育科学出版社)第四章第二节 §4.2.1“表格数据的处理”之“数据透视表”部分虽然举例说明了一个透视表生成的过程,但更多的是对数据透视表的功能作文字上的描述,不够直观。学生难于从文字的表面透视“数据透视表”的原理,也往往只能停留在操作的层面上,难于真正掌握数据透视表在挖掘数据价值方面的重要应用。笔者认为,教材中“数据透视表”的使用部分完全可以和“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更加好地突出数据透视表的功能和作用,同时又使得“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有了一个技术平台的支持。 【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学习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思考,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数学学科的集合知识也能帮助他们理解由于不同子集带来的数据透视表的不同组合方式。因此,从不同的分析角度出发,即使面对的是同样一个工作表的数据,都可以通过数据透视表来分析不同维度的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而挖掘出不同的数据价值,为不同的使用目的而用。此外,高中学生必修的综合实践课,需要完成一定的研究性学习任务,学习和掌握此部分知识对他们分析和处理研究过程中的各种数据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将对他们完成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帮助意义。 【教学目标分析】 “表格信息加工”是比较难掌握的一节,尤其是数据透视表更是一个难点。数据透视表的使用是“表格数据的处理”的一个重要部分。“表格数据的处理”主要是借助表格对数据进行处理,揭示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数据是对客观事物定量的分析,但由于加工主体不同,多少带有一些主观色彩。数据透视表正是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因此,本课的目标在于: 1)了解数据透视表的含义; 2)熟练掌握数据透视表的使用方法,尤其是懂得合理放置“页字段”、“行字段”、“列字段”和“数据项”; 3)理解由不同的组合方式所得的数据透视表所反映的不同的内容; 4)懂得数据透视表的技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并能灵活运用数据透视表,为自己的分析目的而用; 5)体验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 6)学会与他人分享学习体会。 【教学重点难点】 1、使用数据透视表的意义和优势; 2 2、数据透视表的制作步骤、使用场合和范围; 3、利用数据透视表分析、组织数据,并依据不同的分析目的生成不同的数据透视表。 【教学策略】 1、教师的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