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循环语句》 一、案例主题: 浙江教育出版社《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FOR 循环语句》 二、背景材料: (一)教学内容分析 循环语句是《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中《4.3 节语句》中内容,是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中较难的一种,循环语句中的“FOR 语句”是循环运算的专家,其作用是使一段程序反复执行,简单的说:它能使计算机以非常快的速度进行重复的计算。FOR 语句的教学内容包括 FOR 语句的格式、执行过程及语句的应用。FOR 循环语句学习的好坏程度,将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应用 for 循环语句解决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对算法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为让学生学习运用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来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按照一定的流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程序的设计思想。 信息技术的最大特点是相对其他学科,更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21 世纪是一个创造的世纪,现代化建设需 要 创造性人 才 ,人 才 培养需 要 创造性教育,人 的创造性要从小 、从各 方 面 去培养。 陶 行知 先 生主张 :“教员 不 重在教,重在引 导 学生怎 样 去学”,他解释 “学”字 的意 义 ,是“要 自己 去学,不 是坐 而受 教”,是要 引 起 学生“对于 学习自觉 地 需 要 ,自动 地 追 求 ”。在这 背景下 我 以《FOR 循环语句》为载 体,让学生亲 历 应用 FOR 循环语句来解决实际问题,对培养学生自主地 、创造性地 学习进行了 新 的尝 试 与探索 。 (二)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 是高 一(7)班 的学生,虽 然 这 些 学生具 备 较强 的抽 象 思维 能力,但 是由 于 大部 分学生的家里 都 没 有电 脑 ,因 而学生的电 脑 的实践 能力差 异 是客 观 存 在的(打 字 等 一些 操作比 较慢 ),但 学生能力也 是各 有所 长 和特点,而且 通 过前 面 一个月 算法的学习,学生已 经逐 步 熟 悉 visual basic6.0 的编 程环境 ,也 已 经 知 道 或 掌 握 了 赋 值 语句的用法,也 掌 握 了 顺序结构和分支 结构,这 些 都 是学习 FOR 循环语句的基础 。但 是程序设计的思想方 法对初 学者来讲 非常的抽 象 ,学生的逻 辑 思维 能力也 是非常关 键 ,所 以学习难度比 较大。在老 师 正 确 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