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GPON与EPON的综合比较分析

GPON与EPON的综合比较分析_第1页
1/8
GPON与EPON的综合比较分析_第2页
2/8
GPON与EPON的综合比较分析_第3页
3/8
GPON 与 EPON 的综合比较分析. 1、引言 多年来,业界一直认为 PON 是接入网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一方面是由于它提供的带宽可以满足现在和未来各种宽带业务的需要,因此在解决宽带接入问题上被普遍看好;另一方面,无论在设备成本还是运维治理开销方面,其费用也相对较低。PON 的网络结构非常简单,其技术上的复杂性主要在于信号处理技术。在下行方向,局端设备/OLT 发出的信号是广播式发给所有的远端用户/ONU(单点发送,多点接收),各用户需要从中取出发给自己的数据。在上行方向,由于各用户/ONU 共享一根干路光纤(多点发送,单点接收),就必须采用某种多址接入协议,如:TDMA(time div ision mu 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访问)协议,来避免发生信号冲突,实现多用户对共享传输通道的访问。 目前,有两个颇为引人注目的 PON 标准已正式发布,其中一个是由 ITU/FSAN 制定的Gigabit PON(GPON)标准,另一个是由IEEE 802.3ah工作组制定的Ethernet PON(EPON)标准。在 PON 技术已被毋庸置疑地认为是未来 FTTH 时代的终极解决方案之后,EPON 和 GPON谁将主导FTTH 大潮已成为当前新的争论热点。 单独从某一方面的对比结果来判定哪种技术会得到规模应用是不严谨的,因此,本文将从可用带宽、技术成熟度、成本、多业务能力和安全性、QoS 和 OAM 等方面对二者进行综合的比较。 2、XPON 概述 1987 年英国电信公司的研究人员最早提出了PON 的概念。1995 年,FSAN 联盟成立,目的是要共同定义一个通用的 PON 标准。1998 年,ITU-T 以 155Mbit/s ATM 技术为基础,发布了G.983 系列APON(ATM PON)标准。同时各电信设备制造商也研发出了APON 产品,目前在北美、日本和欧洲都有 APON 产品的实际应用。但在我国由于价格较高,又受到ATM推广受阻的影响,所以 APON 在我国几乎没有什么应用。 2000 年底,一些设备制造商成立了第一英里以太网联盟(EFMA),提出基于以太网的PON 概念----EPON,并促成 IEEE 在 2001 年成立第一英里以太网(EFM)小组,开始正式研究包括1.25Gbit/s 的 EPON 在内的 EFM 相关标准。EPON 标准IEEE 802.3ah 已于 2004 年 6月正式颁布。我国在“十五”“863”计划中也设立了吉比特 EPON 的相应课题。 2001 年底,FSAN 更新网页把 APON 更名为 BPON,即“宽带 PON”。实际上,在 2001年 1 月左右 EFMA 提出 EPON 概念的同时,FSAN 也开始进行 1Gbit/s 以上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GPON与EPON的综合比较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