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三驾马车”(“HR 三支柱模型”)概念,由 Dave Ulrich 1996年提出来的,大概 2001、2002 年引入中国。其核心思想就是把人当做“资本”而不是“资源”,将“人力资本”当成一项业务来经营,重新定位了人力资源部门,从职能导向转向业务导向,要求 HR 要像业务单元一样运作,以实现业务增值,在这个业务单元里,有人负责客户管理、有人负责专业技术、有人负责服务交付,于是对 HR 组织进行了重新设计,将 HR 的角色一分为三,即 HR“三驾马车”。实践证明,这种业务模式的变化更有助于提升 HR 的效率(HRSSC)和效能(HR-COE和 HRBP)。 1、 HR BP( Business Partner 人 力 资 源 业 务 合 作 伙 伴 ) 定位:HR 的业务伙伴,确保业务导向,贴近业务配备 HR 资源,一方面提供统一的服务界面,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将指导 员 配 到 连 队 ”,为公司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和政策落地提供组织保障。通常扮演如下几个角色: • 战略伙伴:在组织和人才战略、核心价值观传承方面推动战略的执行; • 解决方案集成者:集成 COE 的设计,形成业务导 向的解决方; • HR 流程执行者:推行 HR 流程,支持人员 管理决策; • 变革推动者:扮演变革的催化剂角色; • 关系管理者:有效管理员 工队 伍关系。 2、HR-COE(Centre of Excellence or Center of Expertise人力资源专业知识中心或人力资源领域专家) 定位:HR 的领域专家,确保设计一致性,建立 HR 专业能力,提升公司人力资源政策、流程和方案的有效性,并为 HR BP 服务业务提供技术支持。通常扮演如下几个角色: • 设计者:运用领域知识设计业务导 向、创新的 HR 的政策、流程和方案,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 管控者:管控政策、流程的合规性,控制风险; • 技术专家:对 HR BP/HR SSC、业务管理人员 提供本领域的技术支持。 3、HR-SSC(Shared Service Centre 共享服务中心) 定位:HR 的标准服务提供者,确保服务交付的一致性,提供标准化、流程化的服务,使主管和 HR 从操作性事务中释放出来,提升 HR整体服务效率。通常扮演如下几个角色: • 员 工 呼 叫 中 心 : 支 持 员 工 和 管 理 者 发 起 的 服 务 需 求 ; • HR 流 程 事 务 处 理 中 心 : 支 持 由 COE 发 起 的 主 流 程 的 行 政 事 务部 分 ( 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