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 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10(下) 桂林本7-22 至7-31 条【含:桂枝汤推扩用法、干姜附子汤、桂枝新加汤】 10. 【7.27】、【7.28】:不要医疗过当。 【7.28】大汗之后。复下之。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久久小便必自利。 「大汗之后。复下之」,大汗之后,又用了下法,但这里不是医坏,因为有的时候表邪用发汗法,有些表邪转到里面,变成阳明腑证,所以要用下法,这是一连串,不是误治,但是即使不是误治,病人又出了一身大汗,又狂拉,津液一定是受损很多,身体的水份一定不够,经过了这么多的疗愈的过程,如果病人跟你讲:「我好久都没有尿了?」,你应该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他已经受了很多的损伤了,所以要等到身体自我疗愈的机能回来,肠胃重新地吸收水份,再慢慢地产生津液,再转输到津液该去的地方,然后再有尿,这是理所当然的。 张仲景就说:「如果这样的疗愈过程之后,患者尿不太出,这是津液跑掉太多了,亡津液故也。勿治之。久久小便必自利。」,就是不要理它,不要做什么干涉,等等看,小便就会回来了。宋本「久久小便必自利。」是写「后小便利者」,就是以致于后来小便回来了,病就好了。 【7.27】、【7.28】是身为医者很容易鸡婆的地方,比如说医一个病人,医到感冒快差不多了,折腾了两天总算差不多了,患者说:「我尿不出来。」,你就心想「又有可以开药的机会了」,就给患者吃利尿的药,这会害死人,因为患者已经损伤两次了,再利尿一次,就是第三次了,病就很难好了,很惨。所以张仲景在提醒医生不可以多事到破坏到人体自然的疗愈的机能,比如之前看到这患者又发汗又拉肚子,患者已经很虚了,如果再让处于自我疗愈的阶段的病人,你觉得他血虚、阴虚,所以补血滋阴:地黄、石槲、麦门冬、生地黄、玉竹、西洋参都下去,这样子病人不会得到滋养。 因为身体恢复运作,微微的阳气要走通全身,达到疗愈的效果,这时候很怕阴药把这微微的阳气浇息掉,这时候如果滋阴,就把身体可以走通的这些能量都纠缠到没有辨法疗愈,这时候如果因为之前损耗了津液,而随意的投以滋阴的药,会把病人害死。 在这些片段,在疗愈的过程,必需要沉得住气,不要做过当的治疗,(过当的治疗,就好象西医说的化疗,化疗对人体有很大的损害,同样的,在中医的治疗,也有过当的治疗),这两条是很有意义,因为这两点,有一天,你的医术比较熟练了,很容易手痒,发生治疗过当,就在这种地方。 我觉得【7.25】、【7.26】、【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