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S 专业版现金流量表常见问题解析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公司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它反映了企业的变现能力、盈利能力以及投资效率。一个公司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入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其支付股利、偿还债务的能力,还关系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企业三大会计报表之一,在企业领导层中有着广泛应用。 在会计制度上,现金流量表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编制方法。在金蝶 KIS 专业版中,可以通过凭证指定现金流量项目和通过 T 型账户、附表项目两种方式来编制现金流量表。本文档针对编制现金流量表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详尽分析,供用户参考。 案例 九州实业有限公司使用金蝶 KIS 专业版产品编制现金流量表。 一、何谓直接法和间接法?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方法。所谓直接法,就是直接通过现金流入和流出的类别来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的主表就是采用直接法编制的;而间接法就是以净利润为起点,通过相应项目的调整,最终得出企业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的附表就是采用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主表和现金流量附表之间的平衡关系如下: 主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附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主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附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二、如何定义现金类科目? 现金类科目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现金等价物等科目。 1、现金等价物 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变化为确定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一般是指从购买之日起,3 个月到期的债务投资等。一般包括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等科目。现金等价物的定义包含了判断一项投资是否属于现金等价物必须同时具备的四个条件: (1)期限短; (2)流动性强; (3)易于转换成确定金额的现金; (4)价值变动的风险较小。 其中,期限短、流动性强所强调的是现金等价物的变现能力,而易于转换成确定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小则强调了现金等价物的支付能力的大小。这里所说的期限较短,一般是指从购买之日起,3 个月内到期。因此,典型的现金等价物包括自购买之日3 个月到期的短期债券,它们必须是能够轻易地转化为确定数额的现金。企业作为短期投资而购入的可流通的股票,尽管期限短,变现的能力也很强,但由于其变现的金额并不确定,其价值变动的风险较大,因而不属于现金等价物。 2、设置现金类科目 KIS 专业版新建的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