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阅读指导课的研讨记录 李老师: 请张老师把这节课设计的思路和意图,进行一个简单的陈述。 徐老师: 张老师这节课设计新颖,通过书中的片段让学生感悟到观察仔细,描写细腻的好处,启发学生重视观察和描写,重视有重点的阅读,生动形象,易于接受。 李老师: 张老师这节课的优点在于课堂完整,思路清晰,内容的安排上由浅入深,循循善诱,激发了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我要感谢她为我今后的名著导读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模式。 刘老师: 这节课从生活常识入手,引起了孩子们对昆虫的兴趣。当孩子们发现自身知识储备量不够的时候适时的推荐《昆虫记》这本书,给了孩子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懂得了读书的意义。为孩子们阅读整本儿书做好了铺垫。 张老师: 张老师这节课印象最深的是出示资料卡片上的表格,让孩子知道自己应该收集什么资料,有了目标性。 李老师: 昆虫记是范围很大的一本书,张老师这节课选了蜜蜂的某几个种类来进行教学,在教学目标上定的很好,没有过大的目标,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 王老师: 我们可以看出张老师精心设计了整个教学过程。从了解作者和学生熟知和未知的昆虫入手,逐步引入文本,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观察细致,细致描写。并能出示范例,引导学生运用方法仿照范例完成名片设计。张老师不是放任自流让学生自己去读,而是有针对性的引导阅读,使阅读真正有实效。课上,张老师较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鼓励、评价,诱发学生深入阅读。 王老师; 老师们也可以提点建议啊 李老师: 大家不能光表扬,说说不足,提点建议。 李老师: 咱们研讨的目的不是夸奖,而是找出课堂当中不足的地方,为我们以后的教学,提供一个思路。。 李老师: 每人至少提两个优点,三个不足。 李老师: 这次讨论,每个人必须参与,最后要纳入教研考核。 唐老师: 张老师的这一节阅读指导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首先,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课堂学生主体性的特点,课堂鲜活而生动。其次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的昆虫,同学们兴趣比较浓厚;最后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方法学做昆虫名片,做到了学以致用。这样的安排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同时也提升了赏析文段的能力。 但这节课,我感觉张老师的课前准备还不够充分,比如,每个昆虫的名字,习性以及其他有关昆虫知识,做老师的都应该做到了如指掌。其次,给昆虫做名片,看完实例以后应该再分小组讨论一下如何做,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