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的养殖技术 母猪综合保健养殖是指通过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保持和提高母猪机体本身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病能力达到防病、治病和增加效益的养猪新方法。做好母猪的综合保健工作,是保证猪群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扶正祛邪,是母猪保健养殖的基本原则。扶正就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保持和增强动物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祛邪就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下面简要介绍母猪综合保健养殖技术,供养猪业户。 1 综合保健措施 1.1 搞好环境消毒 消毒是净化养殖环境,预防控制疫病的常用措施,包括生产前的消毒、生产过程中的消毒和生产后的消毒。凡进入猪场的人员,一律先经过猪场大门口进行脚踏池(垫)、消毒液洗手、紫外线照射 5min后方可入内。对每批母猪转走后要对产房进行彻底的消毒,空栏 5~7d 后再转入下一批母猪。全场大消毒每周进行 1 次,遇到疫情时适当增加消毒次数。母猪生产期间应坚持每周带猪消毒 2 次。带猪喷雾消毒要选用刺激性小的药物(如百毒杀、碘制剂),并轮换交替使用消毒药,提高消毒效果。消毒时间应选择在傍晚,光线较暗时,喷雾时喷头向上,雾粒在 80~120μm之间,过大下落太快起不到消毒作用,过小容易吸入肺部,引起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喷雾量按 15mL/立方米,在发生呼吸道病或免疫前后 3d 暂停消毒。 1.2 做好免疫注射 在仔猪生后 20 日龄前进行猪瘟疫苗首免,28 日龄注射口蹄疫疫苗,30 日龄副伤寒免疫,60日龄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对母猪在产前 60 天注射蓝耳病灭活疫苗,产前 30d注射伪狂犬病疫苗,产前 20d 注射大肠杆菌多价疫苗,产后 20d 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产后 30d 注射口蹄疫苗。并根据当地疫情动态适时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 1.3 及时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寄生虫损害机体免疫系统,不仅造成营养的浪费,而且使猪只免疫应答迟钝,抗病力下降。因此,确定猪群科学合理的驱虫程序,定期驱虫对猪群的健康生产十分重要。一般认为:母猪在产前 2~3 周内,公猪每年春秋各驱 1 次,断奶仔猪在转入保育舍后驱 1 次,间隔 1 周再重复 1 次。驱虫应选用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 2 各类母猪饲养管理 2.1 后备母猪 2.1.1 为保证后备母猪具有良好的繁殖能力,要供给全价日粮,5~6 月龄时,每天 2~2.5kg,饲喂 2~3 次,要有新鲜的饮水,无漏粪地板的猪舍要每天清洗粪尿。 2.1.2 一般在 6 月龄时要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