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进展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进展_第1页
1/7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进展_第2页
2/7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进展_第3页
3/7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进展1 概述及流行病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肺栓塞(PE)一起,已成为仅次于冠状动脉疾病与脑血管疾病的第三大心血管疾病,在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美国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高达1/1000[1],我国近年来未进行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DVT 在解剖学上一般可分为近端DVT与远端DVT,近端DVT主要累及髂股静脉等大口径主干静脉,约 80%的有症状 DVT 会涉及近端静脉与腘静脉[2]。这些近端静脉DVT的患者在接受正规的抗凝治疗后,仍有近半数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血栓后综合症(PTS)[3]。并且,血栓越往近心端延伸,发生PTS 的风险也就越高[4]。所以对于下肢 DVT 应尽早尽快治疗以降低发生 PE 并发症、血栓复发及 PTS 的风险。2 抗凝治疗抗凝药物俨然已成为 DVT 治疗的基础用药,最新的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抗血栓治疗指南推荐急性 DVT 或肺栓塞患者采用初始静脉抗凝治疗(证据级别 1B)或口服利伐沙班治疗,近端 DVT 或肺栓塞患者的抗凝治疗疗程更应长达 3 个月[5]。指南中提到的初始抗凝治疗最常用到华法林、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及低分子肝素(LMWH),其中华法林与普通肝素已作为抗凝治疗的核心用药在临床上应用超过 50 年。由于华法林起效较慢,常常在初始治疗期需要与普通肝素联合应用。虽然该方案的治疗成本较低,但这类常规抗凝治疗方案也存在着诸多弊端,例如抗凝疗效欠佳、多种食物药物相互作用、需要频繁检测凝血状况、增加病人的护理量等等。此外,普通肝素还有发生致命性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的风险。LMWH 的问世较好地解决了上述的问题,其具备的诸多优点使其成为目前治疗急性 DVT 的首选。但由于 LMWH 主要经肾脏排泄,对严重肾功能衰竭患者来说,普通肝素仍作为首选。尽管采用此类抗凝药物进行 DVT 初始治疗的安全性已被许多临床医生所接受,但后续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仍有待商榷。如今新型的口服抗凝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像凝血酶直接抑制剂达比加群(Dabigatran etexilate),Xa 因子直接抑制剂利伐沙班(Rivaroxaban)和艾吡沙班(Apixaban)均已经进入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的 III 期临床试验。多项 III 期临床试验支持利伐沙班可作为治疗 DVT 的单药方案,不但能够更有效地治疗 DVT,还可以降低 PTS 的发病率。利伐沙班是一种口服直接 Xa 因子抑制剂,已在全球 110 多个国家批准成为择期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成年患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进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