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华为 13 条人才观与人才战略:保持组织活力是核心纵观全球科技产业诸多企业,华为无疑是成功的典范。30 年前,华为筹资 2 万元起家,到如今,华为初步预计 2017年营收将达到约 6000 亿人民币。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长速度。究其原因,华为坚持技术创新是重要因素。从 2007 年到 2016年,华为研发投入达到 3000 亿元人民币,仅 2017 年就投入了约 120 亿美元巨款。在近日的 MWC2018(世界移动大会)上,华为展现出在 5G、AI、终端、视频、云等多个领域的强大创新成果,如业界首款 3GPP 5G 芯片。其实,华为在市场方面的成功,不止源自技术的投入。要知道,技术是由人创造的,技术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从过去三十年发展看,华为的人才管理无疑是成功的。目前华为拥有约 18 万员工,约 90%是知识型员工,且有非常大比例员工是外籍员工。比如在 MWC 上大放异彩的华为 5G。据悉,华为早在 2009年就组织全球无线领域的多位“大咖”,投入到 5G 标准和技术研发中。到目前,华为已为 5G 投入数千研发人员,分布在全球多个研究机构。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华为得以在 MWC上发布 5G 端到端全系列产品解决方案。所以,华为的人才观和人才战略引起社会各界重视。“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取于州郡”……众多华为践行的人才管理金句,被各界学习与采用。那么,面向未来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华为又需怎样的人才? 在 MWC2018 上,笔者有幸采访了华为公司高级管理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卫伟,他分享了华为走向成功的 13 条法则,包括 7 条人才观和 6 条人才战略。与会者还包括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等嘉宾,此次分享十分难得。如何看待人才?华为的 7 条人才观从黄卫伟教授的介绍看,华为的人才观包括 7 大要点。第一,华为是一家主要依靠知识劳动者和企业家创造价值的公司。这一点明确了华为的价值是如何来的问题,也体现华为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众所周知,华为没有上市,没有直接融资的渠道,所以,资本在华为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那么,华为公司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要素创造的?从华为的人员结构上来看,华为公司从事 R&D(研发)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 45%,真正在生产线上完成作业功能的人员只占很小的比例。从财富创造要素的角度来看,华为公司的全部价值主要是知识员工和企业家创造的。所以,华为总裁任正非指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