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教学设计张玫一、设计思路课前准备:运用信息化平台,让学生带着“你眼中的优秀摄影作品”的问题,上网查找优秀摄影作品,并通过网络平台提交作品。这样做,一是让学生提前对本课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二是通过查找、甄选优秀作品,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思考并形成探究性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三是提交的作品可以给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关注的方向、兴趣点、认知面等信息,从而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第一课时主要通过学生、教师共同欣赏优秀的、有特色的摄影作品,分析摄影创作的几大要素:主体与主题、取景与构图、用光与工具等,思考、体会作品传达了怎样的视觉效果与主题思想,从而渗透摄影艺术的基本知识与审美。第二课时通过用相机进行摄影实践,学习利用摄影知识与技法捕捉生活之美,中间渗透主题思想与审美情趣,并进行分享评价;课后要求学生拍摄风景或纪实题材的作品,上传至信息平台,分享交流与评价,从而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效果,实现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本课运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手段,整个过程从赏析、体会、分析,到发现、捕捉、记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结束后能够引发学生对更广泛题材的拍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记录美的审美追求。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摄影艺术题材分类与创作原则;了解摄影用光与摄影构图知识;了解相机的使用方法。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摄影创作中的要素:取景、构图、相机使用、用光等知识,进行摄影实践。3.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记录美的审美追求。三、教学重点1. 了解摄影用光与摄影构图知识;2. 了解相机的基本使用方法。四、教学难点将摄影用光与摄影构图知识与相机的使用方法结合,运用于摄影实践。五、教学方法任务实践法、信息化教学法、演示法等。六、课前准备多媒体 PPT 演示信息平台的整理大量图片及文字资料音乐素材若干等。七、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直观分析摄影要素,引入学习内容。第一课时 摄影艺术学生思考并回答:光线、拍摄角度、取景【课程导入】(约 5 分钟)构图、拍摄内容、瞬教师展示一组摄影图片,这些图片具有不同的题材、光感等。 间捕捉精彩等。交代摄影的总体通过刚才的欣赏,你认为是哪些因素使得摄影作品成为优秀欣赏、体会、思考、思路。的、成功的作品(答有:光线、拍摄角度、取景构图、拍摄分析。了解光对摄影效内容、瞬间捕捉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