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古诗二首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稚”等生字和 1 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等生字。理解古诗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教学重点品味语言,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朗读并背诵诗歌。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中的意象,感受诗人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教学活动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审阅人:审阅时间:《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谈话导入冋学们,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今天,诗人范成大给大家带来了首诗,咱们起来看看诗人有怎样的情感要与大家分享,好不好?板书课题: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二、检查预习情况1. 介绍作者。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说,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播放范成大的简介资料。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著有《石湖诗集》《石湖词》《吴船录》等。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2. 释题。“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审阅人:审阅时间:课题1 古诗二首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凭借注释、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2•体会诗人用词的生动传神。教学重点品味语言,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朗读并背诵诗歌。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中的意象,感受诗人的情感。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教学活动《稚子弄冰》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冋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诗人范成大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儿童的天真可爱,这节课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写天真活泼的孩子的诗,我们快来看看吧!(板书课题:稚子弄冰)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了解作者。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通俗易懂,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当时人称“诚斋体”2. 字词理解。3.学生自由读诗,读正确,读通顺。三、再读古诗,了解诗意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合作学习。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古诗大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审阅人:审阅时间: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