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二册第五课《洗澡》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课内容,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洗澡时的情景,体会爱清洁,讲卫生的快乐。通过洗澡这一课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动物、汽车、楼房和地球也爱清洁、爱洗澡,还有什么也需要洗澡,把他们画出来;利用学生熟悉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所想、所思用语言、表演、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回忆生活场景,抓住洗澡时的动态、场景等特点,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有相同特点的场景。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丰富的表现力。多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的能力,表现生活趣事,体验绘画活动的趣味性。 3、情感目标: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抓住洗澡的特点创造性的表现。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方法,突出平凡事件的趣味。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有关洗澡的绘画作品,图片 资 料 、录 像 、动画)、范 画。 学具:水 彩 、油 画棒 、作业 纸 。 教学过程 课前 交 流 :谈 话 引入 学习 ,稳 定 纪 律 ,检 查 学具。 一、创设 教学情境 , 歌 曲 导课。 课前 老 师 听 你 们唱 的歌 曲 非 常 好 听 ,看 到 你 们整 洁的服 装 ,干 净 的小脸 ,闻 着你们身上清香的味道,老师真喜欢和你们在一起上美术课,现在,我请咱们聪明、干净、漂亮的同学们听一首好听的歌。 (播放歌曲《我爱洗澡》,师生根据音乐节奏自由做动作) 1、提问:歌曲唱的什么内容?(洗澡) 2、出示洗澡动画和汉字,根据学生回答揭示并板书形象字课题。 比较观察:我们平时写的汉字“洗澡” 和老师写得“洗澡”两个字有什么不同? 汉字变成有形象的字:“三点水”变水滴,“口”字变泡泡 (设计目的:用让学生聆听歌曲再分析回答问题的方式导入课题,可以在课的开始就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为整堂课的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特别是板书将汉字进行形象化设计,让学生在不同中发现洗澡的特点,为引入下阶段学习打下伏笔) 二、观察回忆、表演感 受 1、出示范 画,观察回忆: (1)、洗澡时,除 了 有水滴和泡泡,还 有什么用品 ? 引导学生回忆并说 出洗澡时的用品 。 (2)、洗澡时有什么有趣、好玩 的事 发生吗 ?给 大 家 讲 一讲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