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爱弥儿》读后感

《爱弥儿》读后感_第1页
1/10
《爱弥儿》读后感_第2页
2/10
《爱弥儿》读后感_第3页
3/10
卢梭的《爱弥儿》是一本夹叙夹议的教育小说,写于 1757年,主要叙述了虚构的贵族子弟爱弥儿从出生到各个时期的生理心理特征,成长过程和教育方法,形象生动,是现代教育艺术的理论杰作。 全书共分为 5 卷,《爱弥儿》是一部半小说体的教育专著,共分五卷。前四卷提出九童成长的自然的重要时期,论述男子教育的改革,揭穿法国封建教育的腐朽荒谬,并提出新教育的原则和理想。第一卷着重论述了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自然发展;第二卷着重论述了对 2岁至 12岁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第三卷,论述了对 12岁至 15岁的少年进行智育教育;第四卷着重论述了对十五岁至 20岁的青年进行德育教育;第五卷着重论述了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借爱弥儿未来的妻子苏菲的教育,论证子女的革新。这部著作中,卢梭把自己描写成一个理想的教师,又把爱弥儿描写为理想的学生,叙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20岁成长和受教育的全过程,从中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 这本书的主要思想围绕教育要遵循自然规律,要发展儿童的天性而展开。这本书全面体现了卢梭的教育观点,他的观点虽然是立足在法国1 8 世纪的社会和教育环境,而今他的理论和观点在当今社会也不乏可取之处。 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 继十六、十七世纪荷兰和英国相继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十八世纪的西欧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壮大,封建社会行将崩溃,更为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的时期。这种情况在法国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法国是一个落后的封建专制国家,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这句骄横的名言,就反映了这种专权状况。 而《爱弥儿》一书则是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 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哲学观点出发的。按照这种观点,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育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在爱弥儿身上,卢梭就倾注了培育这种“新人”的理想。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出一个观点:要按照儿童的天性自然地发展。全书宣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爱弥儿》读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