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有兴趣参与课堂探究活动并愿与小组其它同学合作和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 2 、能够对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作出假设,尝试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经历实验的过程并认真观察和记录。 3 、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 4 、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的例子。 5 、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 6 、能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选自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的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包含了本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节有关周围生物的知识后,以生活中常见的鼠妇为话题,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再介绍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让 学生从两 个方 面 理解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最 后再自然 的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学生分析: 省 会 城 市 的孩 子很 少 接 触 过鼠妇,对这 种 生物了解不 多 。由 于 这 是本书安 排 的第一个探究活动,七年级(初 一)的学生对探究性 学习又 很 少 经历,因此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对探究的每 一个步 骤 的思 考 都 具 有很 大 的随 意 性 ,具 有相 当 多 的不 确 定 因素,需 要 教师 积 极 加 以引导。 学习内容 学 生 活 动 教 师 活 动 一、创 设情境, 学生提 问 。 四 人 一组,捕 捉 鼠妇(课前 ); 发 言 说明如 何 捕 到 鼠妇,提 出问 题。 带 领 组长 在室 外 观察鼠妇,指 出鼠妇即 “西 瓜 虫 ”、“潮虫 ”。 对学生发 言 进 行 评 价 ,对学生的问 题有选择 的回 答 ,留 下 有探究意 义的问 题。 二、逐 步 深 入 ,体验探究的过程 思 考 回 答 遗 留 下 的问 题,作出各 自的假设; 在讨 论 发 言 中设计出实验方 案 ; 四 人 一组实验操 作,观察现 象 ,记录数 据 ,分组汇 报 结 果 ; 讨 论 数 据 的处 理方 法 ; 处 理数 据 ; 汇 报 处 理结 果 ; 得 出结 论 。 积 极 引导学生思 考 ; 讲 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