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知识点整合 【注】人物形象、典型情节是重点,要背诵。 1. 作者 :高尔基,前苏联著名作家。 4 岁丧父, 10 岁丧母,后靠自己努力 学习奋斗成为了苏联伟大的文学家。《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 曲中的第一部。 2. 主要内容: 一句话概括——小说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苦难的童年生 活。 内容概述——孤独孩童阿廖沙因为父亲去世,寄居在外祖父家中;在弥 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同时, 在外祖母等善良的人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 满爱心的人,最后很早走向了人间。 3. 一句话评价:在苦难中长大 4. 主题思想: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 求,同时也展现了 19 世纪末俄罗斯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生活的苦难,寄托 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5. 人物形象和典型情节: 阿廖沙: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 典型情节:继父欺负母亲,“我”为母亲不平,用刀刺向继父,划破了 他的皮。 为了生存,利用课余时间捡破烂,每星期能挣几十个戈比。(坚 强 常常维护被(残暴的外公和其他人欺负的外婆,用小孩子的方式来为 外婆报仇,比如把欺负外婆的酒馆女主人锁在地窖里。(勇敢 与外婆一起赶走毒打乡下人的小市民。(充满爱心 对舅舅们拿格里戈里取乐、欺压小茨冈的事恨之入骨。(正直和充 满爱心 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胸怀宽大、善于忍让。 典型情节: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 他听。(热爱生活 责备“我”报复酒馆女主人的事。(胸怀宽大 指挥大家成功救火,救火后又帮舅母接生。(聪明能干 怜悯穷人和弱者,对待工人很友好、和善。(慈祥善良 看到阿廖沙拣破烂赚钱,外祖母既欣慰又心疼,默默流泪。(慈祥善良 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但也有善良慈爱的一面。 典型情节: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如阿廖沙因染坏一匹布,被他打 得昏死过去;(专横、残暴 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吝啬、贪婪 善良慈爱表现在:他在毒打了我之后,安慰我,向我道歉,让我明白他 打我是为我好;他教我认字,给我讲历史,关心我成长。 小茨冈(伊万:善良、勤劳、能干的小伙子,是外祖父染坊的帮工, “我”童年时最好的朋友。 典型情节:每次“我”挨打,他都帮“我”挡外祖父的鞭子。 被外祖父和舅舅们怂恿去偷东西。 舅舅:自私自利、粗暴的市侩。 典型情节:疯狂虐待舅母;整天为争夺家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