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竹节人》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本六年级上册)

《竹节人》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本六年级上册)_第1页
1/8
《竹节人》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本六年级上册)_第2页
2/8
《竹节人》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本六年级上册)_第3页
3/8
《竹节人》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本六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竹节人》是六年级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内容记叙了童年时代的“我”和伙伴们自己制作竹节人,并不顾时间沉迷于斗竹节人,引至两人的手工玩具被老师没收,结果却发现老师也与他们一般,喜爱竹节人。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儿童的喜悦与满足,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物质带来的心灵的快乐。这是一篇回忆类文章,语言夸张又富有童趣,同时贴合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自身情感的体悟,并且对比如今丰富的物质生活,更能加深学生对于生活和幸福的体悟。 【教学目标】 1.疏通重难点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厘清行文思路,感受 竹节人游戏给 作者 童年生活带来的欢 乐。 3.理 解 语言形 式 与情感表达的统 一。理 解 文中 说 明 性 语言的功 能及 其 背 后 隐 含 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 解 语言形 式 与情感表达的统 一。文中 运 用 了大 量 说 明性 的语言,理 解 这些 说 明 性 语言的功 能及 其 背 后 隐 含 的情感。 【教学过 程 】 核 心问 题 :作者 如何 通过 对“我们全 迷上 了斗竹节人”的描写,表现自己的情感? 一、导入 1.文章标题是“竹节人”,你们见过竹节人吗?竹节人是什么? (竹节人是用竹制的毛笔杆做成的小人,是作者童年时风靡一时的玩具) 2.你们小时候流行玩什么样的玩具?为什么作者的童年时代和我们的童年时代存在差别? (各类电子产品、各类或精致或高级的成品玩具) (因为时代不同,物质条件不同,因此流行的东西也不一样,但从中得到的乐趣却是相似的。) (补充材料:70 年代(1970 年),彩色电视兴起,2000年,手机才逐渐普遍。而作者是1950 年出生的,此处可顺势简单介绍作者。) 3.让我们通过课文,回到那个物质并不发达的时代,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乐趣。 二、检查预习,梳理生字词 风靡锯截豁嵌威风凛凛金箍棒俨然叱咤风云弄巧成拙观摩 虎 视眈 眈 破 绽 赫 赫 伟 绩 鏖 战 犹 酣 沮 丧 悻 悻 然津 津 有 味 全 神贯 注 三 、厘 清 文章结 构 (结 合 预习单,梳理文章结 构 ) 1.全 文围 绕 “我们都 迷 上 了 斗 竹节人”展 开 了 描写,仔细阅读全文,标注段落,并完成下表。 “迷” 谁事件表现的情感从哪里可以看出 (字、词、句) 学生①制作竹节人 ②斗竹节人认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竹节人》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本六年级上册)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