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 生产性粉尘 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 尘肺 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3. 粉尘的分散度 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表示。 4. 空气动力学直径 是指粉尘粒子 a,不论其几何形状、大小和比重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与一种比重为 1 的球形粒子 b 的沉降速度相同时,则 b 的直径即可算作为 a 的AED。 5. 可吸入性粉尘 直径小于 15μm 的尘粒。 6. 可呼吸性粉尘 5μm 以下的粒子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 7. 矽肺 在生产过程中因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达一定量后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8. 混合性尘肺 由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和其他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9. 硅酸盐肺 由长期吸入含结合二氧化硅(石棉、滑石、云母)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10. 粉尘沉着症 有些生产性粉尘(锡、钡、铁)吸入人体后,沉积于肺组织中,呈现一般异物反应,可继发轻微的肺纤维化改变,对健康无明显影响或危害较小,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无进展或 X 线胸片阴影消退。 11. 矽尘作业 通常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 10%粉尘作业称之为矽尘作业。 12. 速发型矽肺 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 年即发病,称为“速发型矽肺”。 13. 晚发型矽肺 接触较高浓度粉尘,但时间不长即脱离矽尘作业,此时 X 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然而在脱离接尘作业若干年后始发现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 14. 尘细胞 石英尘被吸入肺泡后,引起肺泡巨噬细胞聚集,吞噬尘粒成为尘细胞。 15. 矽性蛋白沉积:病理特征为肺泡腔内有大量蛋白分泌物,称为矽性蛋白,随后可伴有纤维增生,形成小纤维灶乃至矽结节。 16. 圆形小阴影 是矽肺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 X 线表现形态,呈圆形或近似圆形,边缘整齐或不整齐,直径小于 10mm,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其致密度越高,分为三种类型:p(<2.5mm)、q(1.5-3.0mm)、r(3.0-10mm)。 17. 石棉小体 石棉纤维被巨噬细胞吞噬后,由一层含铁蛋白颗粒和酸性粘多糖包裹沉积于石棉纤维所形成,铁反应呈阳性,一般长为 30-50μm,粗 2-5μm,金黄色,典型者呈哑铃状、鼓槌状,分节或念珠样结构,轴心为无色透明的石棉丝。 18. 正辐射 周围物体表面温度超过人体表面温度时,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