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语·里仁》翻译及解析

《论语·里仁》翻译及解析_第1页
1/15
《论语·里仁》翻译及解析_第2页
2/15
《论语·里仁》翻译及解析_第3页
3/15
来自易文言网 办公室整理 1 里仁篇第四 【本篇引语】 本篇包括26 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1 .【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1 .【注释】 (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住。 (3)知:音zhì,同 智 。 1 .【译文】 孔 子说 :“跟 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 ,才是 好的。如 果 你 选 择的住处不是 跟 有仁德的人在一起 ,怎 么 能 说 你 是 明 智 的呢 ?” 1 .【评析】 每 个人的道德修养既 是 个人自身 的事 ,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 择,这是 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 ,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来自易文言网 办公室整理 2 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2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2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2.【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2.【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3.【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 3.【注释】 来自易文言网 办公室整理 3 (1)好:音hà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 (2)恶:音wù,憎恶、讨厌。作动词。 3.【译文】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3.【评析】 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4.【原文】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4.【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4.【评析】 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养成了仁德,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论语·里仁》翻译及解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