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资产评估 复习题 (课程代码 242238) 一、名词解释 1、 资产评估:指专业评估机构和人员根据特定目的,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公正的准则,按照法定的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方法,对资产的现时价格进行评定和估算。 2、 公允市场价值:是指资产在评估基准日公开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它是在买卖双方地位平等,双方充分、合理地拥有全部相关信息,并且双方都是理智的经济人的情况下自愿成交价格。 3、 重置价值:是指在现时的市场条件和技术条件下,获得与被评估资产同等功能的处于在用状态下的资产所需消耗的成本。 4、 固定资产:是指供长期使用,反复参加生产过程后仍保持其原实物形态的资产,如房屋、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应具备两个条件:(1)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2)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 5、 土地人格评估的收益现值法:又称收益还原法,是指在求取待评土地人格时,通过预测土地未来所能产生的预期收益,以一定的还原利率(资本化率)将预期收益折算为现值勤之和,作为被估土地人格的方法。 6、 无形资产:是指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肱独立实体,对生产经营与服务能持续发挥作用并能带来经济利益的一切经济资源,是一个与有形资产相对应的概念。 7、 资产的内在价值:是指资产预期创造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它是给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数量、时间和风险的情况下,投资者愿意支付的价值。 8、 成本法:从现时条件下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中扣减各项价值损耗,来确定资产价值的方法,其理论基础是生产费用价值论。 9、 资产的功能性损耗:是无形损耗的一种,是指由于技术进步,被评估资产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技术先进的资产相比,因功能陈旧而引起的贬值。 10、 经济性损耗:指由于资产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如:宏观经济衰退、产业政策调整、环保政策调整等,而导致的资产贬值。 11、 收益法:指依据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经折现或资本化处理来估测资产价值的方法,其理论基础是效用价值理论。 12、 市场法:通过比较被评估资产与可参照交易资产的异同,并据此对可参照交易资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从而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方法。 13、 实体性损耗:又叫有形损耗,它是由于使用磨损和自然损耗所造成的。 14、 设备成新率:反映评估对象现行价值与其全新状态重置成本的比率,也可理解为设备现时状态与设备全新状态的比率。成新率=1-实体性损耗率。 2 / 13 15、 资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