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北漂的买房历程(2 0 1 5 年) 对于多数人来说,买房都是一生中的大事。从选择到购买,每一步都是小心谨慎。对于北漂者来说,是否决定在北京买房可能都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反复思量,因为一旦买房就意味着要在北京扎根、生活,而置业北京总是那么遥不可及,但总有一些人逆流而上,经历各种痛点之后,在扎根上寻得一方天地。 2 0 1 5 年 8 月 2 5 日,随着打印机发出有节奏的声音,鲜红的《房屋所有权证》制作完成,我悬着的心终于踏踏实实的落地了。回忆这四个多月的购房经历,从决定买房、筹首付款、看房选房、签合同、申请贷款到批贷过户,一路走来,虽说不上步步惊心,但可谓感慨万千。 一、决定买房 2 0 1 0 年初,我辞掉外地国企的工作,成为北漂大军的一员。经过几年的打拼和工作经验的积累,算是有了一些积蓄和相对稳定的工作收入。和很多人一样,决定置业北京也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心理变化。我始终觉得北京终究难以扎根,最终依然会选择叶落归根,所以早在 2 0 1 0 年夏天就在保定市老家一家不错的小区购买了一套小三居,经过精心的装修,算是有了一个比较温馨的小窝,和一个北京混不下去之后的退路。 2 0 1 5 年 3 月 2 9 日,和往常一样浏览网页,无意中看到国务院发布通知放开了首套房的认定标准,简单来说就是从“认房又认贷”改为“认房不认贷”。这就意味着我被纳入首套房置业的范围(只限于商业贷款,公积金贷款依然是“认房又认贷”)。而此时,我正在考虑是否在老婆老家(河北一小县城)买一套房,让二老颐养天年。 政策的转向在我心中激起了不小的涟漪,原来置业北京想法始终存在,只是被深埋而已,而一旦被释放出来,立即变得不可收拾。经过详细了解政策内容和说服老婆(老婆最初不想北京买房),终于决定在北京买房,基本理由如下: 1 、老家河北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北京差的太远,雾霾也比北京严重,回家的话落差太大,所以未来数年乃至十年肯定会在北京生活工作。 2 、老家的房子利用率太低,无论从自住还是增值的角度考虑,都不划算。 3 、老婆老家购房的需求并不紧迫,稍晚两三年影响不大。 4 、即使是未来决定叶落归根,卖掉北京的房子再回家买,也很容易。 5 、置业北京也避免了租房、搬家之苦,而北京的房租越来越贵,长期租房很不划算。 6 、刚好符合北京购房资质(五年连续纳税证明或五年个税证明),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理由。 下定决心之后,五一期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