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用心整理3 磁铁的两极【教材分析】《磁铁的两极》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是在认识磁铁能吸什么、磁铁怎样吸引物体之后,指向“磁场”教学的第一课,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聚焦:通过推测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磁力大小是否相同,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同时产生本课的研究问题。第二部分是探索:根据推测经历借助回形针用感官感受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观察相同轻重的回形针被磁铁不同部位吸引的距离(先后)以及借助铁粉盒观察铁粉在磁铁上的分布等活动收集磁铁不同部位磁力大小的证据。第三部分是研讨:根据观察的现象建构磁极的概念。第四部分是拓展:运用方法认识其他磁铁的磁极。【学生分析】学生已经探究过磁铁能吸引回形针、硬币等铁质物体,为本课借助小钢珠、回形针、铁粉等比较磁铁不同部位磁力大小奠定了基础。二年级的学生对于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是模糊的,关于如何借助回形针、 铁粉等比较磁力大小的实验操作方法需要进行明确地指导,学生借助示意图表述实验现象以及如何借助现象转换成概念的证据意识需要进一步培养。【内容标准】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说出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知道磁铁有两极,说出磁铁两极的磁力最强。2.能通过感官体验、比较磁铁不同部位吸引回形针的远近(先后)、观察铁粉在磁铁上的分布等活动,比较和描述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3.通过观察和比较磁力大小,保持进一步认识磁铁性质的兴趣。【教法、学法】教法:本课我采用操作发现、直观演示、讲授启发等教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作出假设; 适时指导实验细节,验证猜想;利用数据认真分析,得出结论。学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分析归纳,获取新知。经历猜想——实验——结论的探究历程。【教学准备】分组材料:悬挂的大条形磁铁、回形针,两块没有标识的磁铁。演示材料:条形磁铁、小钢珠、若干纸条(在黑板上直观记录条形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时使用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4 分钟)1、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看完后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播放:磁铁有磁性的相关视频 )2、师:谁先说?(生:、、、)3、师: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磁铁,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关于磁铁的知识。(板书:磁铁)4、(出示小钢珠和条形磁铁)师:老师手里有一块条形磁铁和一些小钢珠,我用条形磁铁的不同部位去吸小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