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师范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教育测量与评价》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就其发展历史而言,它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哲学基础,以心理学、教育学、统计学、教育管理学等教育学科为理论基础,以统计、评价理论为方法论基础,以教育测量、教育统计、教育评价为具体工具。2、教学对象大一、大二各个专业的学生3、教学目的该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教育测量与评价》基础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应用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以适应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需要。4、教学要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教学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突出应用性。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达到以下要求:(1)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以理论讲授及案例分析为主,了解有关教育测量与评价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在每次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布置一定量的思考题,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实践能力;(3)注重《教育测量与评价》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教育工作中的应用。(4)本课程讲授学时不少于 54 学时;5、教学方式以理论讲授及案例分析为主,讨论为辅;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要形式,必要时并辅之以“粉笔+黑板”的传统方式。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讨论式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法,使用先进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6、考核方式考核内容以教材内容为主,采用闭卷考试。考核方式为:平时及考勤+考查(期中)+考试(期末)。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考试范围应涵盖主要讲授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能力。考试题型应尽量多样化,力求达到试卷分析指标标准。总评成绩=平时作业与平时考勤成绩 20%+期中成绩 30%+期末成绩 50%。5、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要求学时分配学 时 分 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