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业教育是支撑国家生产力、社会和谐度、企业竞争力、个人生存力提升的公益性事业。实施职业教育有两个主体,一是学校,二是企业,二者缺一不可,且是一个共生共荣体。离开了学校的职业教育和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实施“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的前提在于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曾经出现过“半工半读”、“校办工厂”、“联合办班”、“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工学结合”、“校企一体”等教育模式,这些都是校企合作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的不同形式的体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逐步得到确立并稳定下来。近几年来,多数校企合作办学是学校处于主动地位,企业处于被动地位。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为了解决学生的就业出路问题和自身生存发展的问题,自发性地寻求与企业进行联合办学,而校企合作相应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的保障比较弱。一旦遇到实际问题,校企双方的合作就难以长久坚持下去。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否实行校企合作以及校企合作的程度如何,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根本特征。在培养高素质职教人才的途径上,深入研究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意识,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提高校企合作水平,则是当前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如何改革办学模式上,我院选定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作为“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试点。以该案例为我院“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研究样本。2一、合作目的“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是一种改革创新的方式,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导向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须与企业合作,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通过在“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环境下,探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革,以及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运作机制问题,使学校达到规范办学、科学办学,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人才素质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掌握现场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保障,使企业和工程技术人员、学校专业教师能进行深入沟通交流,有效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学校发展,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搭建互利三赢的平台。通过与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校企合作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真正受益。二、合作过程从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