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学生应养成哪些学习习惯 第一,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升初的衔接,最重要的是习惯的衔接。 ●养成学前制定计划、学后总结反思的习惯 为了防止孩子出现懒散的精神状态,布置孩子完成一定量的暑期作业,要求孩子制定作业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来写作业,改变学习的无序状态,减少学习的随意性,使孩子的学习逐渐由自发转为自觉。完成暑假作业时要求孩子设置难题本,把暑假中遇到的难题抄写在专门的本子上,并自己寻求解决的方法、途径。 ●养成听课做好笔记的习惯 初中阶段的学习,需要孩子边听、边看、边想、边记。建议家长帮助孩子设置专门的笔记本,选择自己喜爱的电视(广播)的人文类节目,边看、边听、边拿笔做记录,训练做笔记的能力。 ●养成经常阅读积累的习惯 初中更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文科一定要扩大课外阅读量。家长可为孩子开列阅读书目,并提出阅读要求,让孩子自主选择,写好阅读计划和做适量的阅读笔记。 第二,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 ●引导孩子树立学习目标 教会孩子树立大目标,再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把诸多目标形成计划,达成每一个,就要给予赞赏和鼓励。其次,布置给孩子的学习任务要尽量改变生硬面孔,分解层次,让不同的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作业,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观念上为孩子灌输独立意识 加强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和教师一样是独立的个体,学习是自己的职责,自己要为自己行为负责,一分勤劳一分收获。从生活上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让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1 . 养成上学带齐课本、学习用具的习惯。 2 . 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众所周知,“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分别是目前我国中学与小学课堂教学的区分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提出简明的自学要求,尽量以“问题式”的提示,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自学习惯;在课堂上,对于能正确回答“自学问题”的学生,要进行恰当的课堂评价,教师要利用授课结束前短暂的时间,提出简单的自学要求,以引导更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习惯。 3 .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的习惯。 获取语文知识,提升分析能力,掌握答题技巧的重要途径还是在于每天 4 5 分钟的课堂学习。学习的兴趣从成功的体验开始,在课堂上,学生应积极主动地举手提问,把听课与阅读中产生的问题记录在书本或笔记本上,请教同学、老师及时解决之。这是需要学生自己刻意去养成的一个好习惯。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