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语文古诗12首赏析

七年级语文古诗12首赏析_第1页
1/10
七年级语文古诗12首赏析_第2页
2/10
七年级语文古诗12首赏析_第3页
3/10
1 七年级语文古诗12 首赏析汇总 1、观沧海(七上) 曹操(东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主题: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①“观”统领全篇;首先描写了观沧海所见到的波澜壮阔的全景;然后由全貌写到局部,视线由远及近,俯视脚下:丛生的树木,繁茂的百草,萧瑟的秋风,涌起的洪波;最后写诗人由观沧海所展现出的宏伟抱负与宽广胸襟。 ②炼字角度赏析“涌”:“涌”字准确地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显示了它雄壮的气势。 ③划线句动静结合,渲染大海苍茫动荡的气势; ④“若”的好处是:是“好像”的意思,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表明诗人开阔博大的胸襟,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及远大抱负。 ⑤“日月之行……若出其里”句是诗人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展现出一幅吞吐宇宙的宏伟画面,表明诗人开阔博大的胸襟,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及远大抱负。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 2、次北固山下(七上)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①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③ 主题: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之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出来,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感情。 ①画面描述: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船行江中,和风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 ①句炼字:“正”和“悬”对应,写出江风的和缓和船的平稳。 ②句:对偶工整,形象生动,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达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炼字角度:“生”“入”,运用拟人修辞,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新陈代谢的自然理趣。 ③句运用设问,用归雁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 3、天净沙 秋思(七上) 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主题:诗中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 3 乡的游子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 ①这首小令被《中原音韵》誉为“秋思之祖”。这首小令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语文古诗12首赏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